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光伏产品认证模式需要系统性创新

光伏产品认证模式需要系统性创新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17:54:3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光伏产品认证模式需要系统性创新 前沿 Front 编辑游艳玲
光伏产品认证模式需要,
系统性创新 =文/史宏伟
近10年来,光伏产业在我国以超常规速度发展,第三方产品认证机构在光伏行业的业务也呈并喷式增长。但光伏产品的认证模式仍然是传统的“企业送样型式测试+工厂审核及监督”,这个模式存在巨大的缺陷,无法为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给予有效引导和规范,光伏产品的认证模式函待创新。
传统光伏产品认证的乱象目前,光伏产品的认证模式
仍然与传统的消费类电子电器五金产品认证模式一样,即,“企业送样型式测试+工厂审核及监督”。在这种传统模式下,认证机构的LOGO和检测收费是业务的核心,认证机构并不关心企业送检的样品是怎么做出来的,也不关心企业批量生产时做出的产品合不合规,因为认证机构只关心企业有多少样品要做测试,测试总收费有多高。
42|《质量与认证》2015·12
这些年,笔者一直在第一
线从事认证和审核,有机会仔细观察了国内300多家光伏企业如何面对产品认证。首先,部分光伏企业在向认证机构提交型式测试样品/样机时,选用的是最好的材料,采用的是最苛刻的标准筛选,应用最好的工艺去控制,做出样品,送认证机构进行型式测试。当然,企业这么做可以保证“一次性通过型式测试”,不出现重测,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高额的重测费用。可是,部分企业获证后,在批量生产时选用的材料标准、筛选及控制方法,完全不同于样品制作时的情况(因为都依据样品那么做,效率低、良品率低、材料成本高),那么这种检测即使通过认证,实际上并不等于批量生产时产品就完全合乎标准。在审核中,笔者甚至发现有的企业不是自已制作样品,而是直接从认证代理机构那里购买专门特制的样品送去检测。
企业一方面要面对认证机构
动辆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测试费用和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漫长测试周期;另一方面,在企业上游的供应链上,各种新材料厂家不断涌现,各种低价格的材料不断推出,而同行生产的光伏产品价格每年都高台跳水,企业下游还要面对各国政府为光伏发电制定的“财政补贴时间节点”(以某个时间为界,前后享受不同的财政补贴)。于是,各企业从开始申请产品认证,到获证后的设计更改和材料报备:无时不在苦思昊想如何才能更加“便利”获证,再加上有些认证机构的从业人员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经不住诱惑,专业操守丧失:于是,光伏产品认证行业出现了不进行测试就擅自为企业出具各种各样的“报告”“关键材料和部件确认信”等乱象。在如此杂乱的认证环境下,下游的买家和电站业主心里也都明白,即使企业可以拿出第三方知名机构的产品认证证书、报告、确认信,也不能保证自己买到的批量光伏产品就是合
上一章:强化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提升福建省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 下一章:国家光伏发展财政支持中认证的作用和意义

相关文章

创新设计:如何打造赢得用户的产品、服务与商业模式 复杂产品系统技术创新管理 PC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矿业创新融资模式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 [乔为国 著] 众筹:传统融资模式颠覆与创新 移动互联网:模式创新的力量 我国舰船动力基础科研创新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