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研究与应用

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研究与应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8.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5:32: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研究与应用 第53卷第12期 2017年12月
·设计与研究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GANS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Vol.53.No.12 Dee.,2017
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研究与应用
陈定材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结合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现状,同时面对现有的矿山灾害风险研究的突出问题,基于GIS技术,针对矿
山地质灾害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阐速,并相应地对CIS的发展趋势和工程应用进行了初步概述。关键调:地理信息系统(CIS);矿山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P694
1前言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144(2017)12-0020-03
灾害,同时可能造成露天开采时矿坝漏增、排土场严
我国是一个富裕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对资源的需求巨大,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利用开发需求急剧上升。自1980年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同时国有企业初期落后的生产工具和落后的安全管理、环保意识的欠缺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全国大部分的矿产资源开发地区为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出现无节制的私自开采、随意开采及胡乱开采等极为恶劣的矿产资源开采现象,这些不合理行为使得我国大部的矿产资源开采地区出现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进一步造成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从而表现为灾变现象更加突出和矿山开采地区的地质灾害频发现象更加严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减弱,但是过去的许多年里,部分企业的混乱开采使得近几年的矿山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这种混乱开采的后期结果导致的蝴蝶效应,促使相关部门对该类灾害的重视程度与日提高。同时,也了解到矿山地质灾害的重要起因均来自于部分企业不合理的胡乱开采,这些短期的行为造成了重大的后期环境破坏和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矿区地质灾害现象主要表现为开山弃石,其可能导致地面塌、局部水土流失、矿区周边地下水水位下降及枯竭等常见
收稿日期:2017-12-16
重失稳现象。随着近年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的不断出现,以及国家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如何快速有效地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处理及风险分析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课题。
2GIS技术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第一台GIS以来,其技术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分支领域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可以看见的现实问题,使得相关技术领域还存在不同的声音。通常从GIS技术集成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3S"集成分析过程。目前对于"3S"技术的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GIS、RS和GPS这三个主要方面,将这三个方面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目前统称的"3s" 集成技术。目前,对于"3S"集成技术的方法研究主要介于两两结合的方式上,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集成方法,但是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区别于其他常见的滑坡地质灾害研究而言,在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分析评价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电脑技术将现有的空间遥感数据内容进行输入、储存、查找、运行、研究、呈现成果的技术要求,这一系统要求同样可以用到其他相似系统的动态描述方面,并且通过时间空间方面的构建模型,研究分析该系统的未来发展深化过程,进而为地理信息学探讨、研究、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服务技术。
进一步研究表明,GIS空间技术除具有数据搜集、整理、分析、运用和显示等常见功能外,还表现以
作者简介:陈定材(1982-),男,四川威远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及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E-mail:
147148205@qq.com。
·20· 方方数据
上一章: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下一章:潘家口、大黑汀水库三大水环境因子演变趋势分析

相关文章

基于GIS的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 3S 技术及其在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WebGIS的区域公路地质灾害管理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GIS的三维矿山爆破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基于开源框架的轻量级矿山GIS开发运行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实践 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风险评估 T/GRM 070-2023 露天矿区域多地质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技术规范 T/CAGHP 039-2018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