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新集水库帷幕灌浆试验结果分析

新集水库帷幕灌浆试验结果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2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8 17:57:5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新集水库帷幕灌浆试验结果分析 第52卷第10期 2016年10月
·设计与研究·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ARRSEERORSEE
新集水库惟幕灌浆试验结果分析
王生勋
(民勤县水务局,甘肃民勤733300)
Vol.52,No.10 Oct.,2016
摘要:在大坝防渗加固工程中,惟票灌浆措施是经常采用的设计方案之一。对拟灌浆区或附近进行蒙灌浆试验,并通过对灌浆前后钻孔压水试验结果、灌浆注浆量大小和变化、检查孔提取岩芯中水泥结实的多少及密实程度的分析,确定
坝基岩体惟幕灌浆可灌性、大坝防渗采用堆双灌策措施的可行性,为设计提供依据和相关参数。关键词:惟幕灌浆;防渗加固;灌浆效果;压水试验
中图分类号:TV223.4*3 1概况
1.1工程概况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0144(2016)10-0058-05
1.3试验目的
为了确保工程运行后不发生坝基渗漏破坏,需
新集水库坝址位于灵台县百里乡政府上游的达溪河干流上,距灵台县城约26km。水库总库容为 3218万m,工程等别为中型三等,主要建筑物等级为3级。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取水建筑物3部分,推荐项型为均质士坝与混凝土重力坝相结合的混合坝。大坝坝基均置于弱风化岩体上,项基建基面高程为1029.0m,最大
坝高39.5m,坝顶总长度为758m。 1.2坝基地质条件
坝基岩体以白垩系粉砂质泥岩夹泥质粉砂岩为
主,局部夹薄层浅褐色泥岩,水平层理,层状结构,单层厚0.1~0.5m,岩层厚度不稳定,岩相多变,局部可见交错层理发育,属河流相沉积。坝基岩体岩性软弱,遇水易软化崩解,失水易开裂,抗风化能力较差,强风化带厚0.8~1.2m,弱风化带厚3~5m。坝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小于30MPa,属软质岩,强风化带岩体纵波速<1500m/s,岩芯获得率 <10%,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为软质岩V级(CV);弱风化带岩体纵波速1570~1950m/s,完整性系数 0.27~0.41,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为软质岩IV级(CIV);微风化带-新鲜岩体纵波速度2030~3030 m/s,完整性系数0.50~0.92,RQD值51%~98%,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为软质岩加级(C加)。项基岩
面以下至7~11m范围内透水率g>5Lu。收稿日期:201608-26
要对坝基岩体进行防渗处理。但由于坝基岩体的特殊性,能否采用坝基雌幕防渗处理措施及相关设计,需要对坝基岩体可灌性进行分析论证。因此,设计拟选具代表性的一个试验区进行灌浆试验,分析坝基岩体的可灌性,为防渗设计及工程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2试验区选择及试验孔布置 2.1试验区选择
试验选择覆盖层较薄且具代表性的一个试区进行现场灌浆试验。试验区位于河道左侧泄洪建筑物消力池末端区域,初设阶段的勘探孔ZK19也布置在该区域内。拟定的试验区场地面积为2500m(50 mx50m),距离坝轴线下游约75m,坝基基岩雌幕灌浆现场试验场地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勘探孔(ZK19)
检查孔(W-J-1)
L1 000[1000]
2.000
2.000
检查孔(W-J-2)
110001000/mm
080-
0
序孔
Ⅲ序孔
(11M)
(W2II)
Ⅱ序孔(W3II)
量序孔(w4)
图1现场试验场地平面布置
序孔(ISM)
作者简介:王生助(1973-),男,甘肃民勤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灌区水利工程施工及灌溉管理,E-mail:992694255@qq.com
· 58· 万方数据
上一章:谐波分析法在漳河上游流域来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章:渠道衬砌与防渗设计

相关文章

引汉济渭三河口大坝坝基帷幕灌浆试验研究 坝基帷幕灌浆工程中增设排水孔设计与效果分析 浅谈水库工程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标准的拟定方法——以新集水库工程为例 蜀河水电站厂房灌浆排水廊道坝基帷幕加深补强处理 帷幕灌浆技术在某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应用 灌浆压力测量误差的正交试验分析 某型号前轴疲劳试验及结果分析 高压摆喷混凝土灌浆技术在小海子水库防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