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中国雨水利用技术对外推广应用经验探索

中国雨水利用技术对外推广应用经验探索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7.2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8 17:56:5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中国雨水利用技术对外推广应用经验探索 第52卷第10期 2016年10月
·水文水资源·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GANSU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中国雨水利用技术对外推广应用经验探索
马成祥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
Vol.52,No.10 Oct.,2016
摘要:我国农村雨水利用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车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体系,在地下水和地表水均亏缺的地区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有效解决当地人高饮水、发展农业补灌、保障生态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雨水利用经验和技术,对世界其他国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国家有关部委和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支持下,近年来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工程示范,已逐步将这项技术推广到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截止目前,已经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等国建成了示范基地,充分展示了我国而水利用模式的优势和在非洲不同区城的适宜性,为非洲农村地区解决饮水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雨水利用作为我国的一项特色水利,得到了国际上的积极认可,
确立了我国在该学科领城的世界引领地位。关键词:需水利用技术;非洲;推广应用;经验
中图分类号:S273,TV213 1前言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144(2016)10-0007-03
水论坛上该工程获得“世界水行动大奖赛“头等奖,
雨水集蓄利用是一项古老而简易的实用技术,属降雨初期阶段就地利用降水的工程技术措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在跨流域调水和地下水开采越来越受到制约的今天,雨水集著利用开始重新发挥其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水利部、科技部的支持下以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利用现代建筑工艺和施工材料对传统雨水集流和蓄水设施的创新改造,为大规模推广应用这项技术奠定了基础,并开拓应用到农业补灌、生态修复等广大领域,为季节性缺水地区提供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甘肃为例,累计建成各种雨水蓄积水窖350多万眼,依靠这些设施曾经为260万人提供饮用水。雨水利用在甘肃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评价:“甘肃农村雨水利用工程就其规模和效益而言当属世界第,并在很多技术领域属于世界领先地位。"在2003年世界第三届
收稿日期:201608-10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类项目(144FKCA074)
在全球780多个参赛项目中名列第一。中国雨水利用实践经验及技术特点
2
在我国缺水地区中,西北半干早黄土高原地区,西南喀斯特地貌和石山地区,以及岛屿和沿海丘陵区域属缺水最严重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全年或季节性缺水;地形上沟坚纵横,修建输水工程困难;农业完全依赖自然降水,降水分配不均,水供需错位严重。这些地区地表和地下水都十分缺乏或开采利用异常困难。由于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很难建造大型水利工程和采取集中供水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间题,近40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推广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西北的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南的四川、广西、贵州和云南以及东南沿海岛屿积极开展雨水利用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程、促进雨水资源化、为缓解当地水资源不足发挥了积极作用。迄今,全国有25个省区700多个县相继实施雨水集水工程。这些区域不仅包括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还包括季节性缺水的湿润地区。全国累计
作者简介:马成祥(1965-),男(东乡族),甘肃广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Email: machengxiang@hotmail.com
.7·
万方数据
上一章:滩地埋管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浅析 下一章:提高水文测验成果质量探讨

相关文章

城市园林雨水利用实践探索 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 T/CECS 543-2018 模块化雨水利用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探索性研究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铁路系统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DBJ50/T 295-2018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标准 DBJ50/T-295-2018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