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铁路系统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铁路系统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7.9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8:51:4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铁路系统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传源卤环境 CN1T22R
资源利用
铁路系统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叶伟武王嫣
(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概述城市内涝可能对铁路系统的危害,采取积极措施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对雨水在缺路系统中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调城市内涝
告城市函水利用
需永利用技术缺路系统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进人雨季以来,北京、广州、武汉、成都、重庆、深圳、杭州、南京、南昌等城市,轮番上演暴雨湾城的景象,“东方威尼斯"的称号在中国多地开花。城市内涝直接导致交通摊奕,市民出行围难;雨水因猛降猛退而来不及补给地下造成资源的流失与浪费。我国铁道部在国家“十二五"计划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节约节支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为目标的责任制度。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火车是市民出行最主要选择。面对雨季的城市内涝,笔者综述了铁路综合防灾和雨水收集利用的关键技术方法。
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对铁路系统的危害(1.2) 1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紧缺危机、洪费灾害间题相继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不断加剧。另外,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由于城市建筑物增加、地面大量硬化、空调等热量超常排放,加剧了城市的用岛效应。例如2011年6月23 日北京集中降雨量达到了120多mm/h,6月24日武汉集中降雨量达到了193mm/h。而城市地下的排水管网是按照1到 3年的雨量来设计的,即30~50mm/h,城市排水管网无法及时完成排雨,导致了城市内涝的形成,城市内涝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火车站、地铁站均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地铁修建在城市地下,属于地势低注洼处,超过半数的火车站都修建有地下人行通道以方便旅客们安全、快速地穿趣铁轨进人站台上车或出站,亦属于地势低洼处。当发生城市内涝时,这些地点将是被雨水倒灌、湾没的首要地方。而火车站、地铁站又属于人口密度大,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当发生内涝时,会造成一系列安全事故。
2雨水的收集技术
2.1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情况(3,4)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并于 90年代发展起来。但总的来说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特大城市的一些建筑物已建有雨水收集系统,但是没有处理和回
文章编号:1672-9064(2012)03-09603
用系统。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的长岛县、大连的燈子岛和浙江省舟山市荫芦岛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
南水的收集技术
2.2
雨水收售的方式有许多种型式例如屋项集水,地面径流集水、截水网等。其收集效率会随着收集面材质、气象条件(日照、温湿度等)以及降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建筑工程中的肃水收集有三种方式:(1)如果建筑物屋顶硬化,雨水应该集中引人绿地、透水路面,或引人储水设施蓄存;(2)如果是地面硬化的庭院、广场、人行道等,应该首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人透水区域或储水设施中;(3)如果地面是城市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应该结合沿线绿化灌溉建设雨水利用设施。此外,居民小区也将安装简单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雨水通过这些设施收集到一起,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用来建设观贫水景、浇灌火车站和地铁站广场绿地、冲剧路面,或供车站厕所冲洗马桶,供保洁人员冲洗地面、清洗拖布,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自来水,还可以为铁路节省大量水费,
雨水的处理技术 3
雨水处理出水标准 3.1
根据雨水处理后的成品出水的不同用途,其水质要求也有所不同。南水处理后的成品出水用作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杂用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规定;成品出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娥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CB/T18921-2002)的规定;成品出水用于食用作物、蔬菜浇灌用水时,应符合(农田灌凝水质标准》(GB5084-92)的要求;成品出水用于采暖系统补水等其他用途时,其水质应达到相应使用要求的水质标准;当雨水处理后的成品出水需同时满足多种用途时,其水质应按最高水质标准确定。
3.2雨水处理工艺 3.2.1雨水弃流技术
初期雨水由于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污染严重,在雨水收
作者简介;叶佛式(1975~),男,大专率业,总经理,从事市政,环境工程设计与管理工作。
96
2012.NO.3.
上一章:下穿盾构隧道施工对铁路的影响研究 下一章:高速铁路深厚土层地基处理技术与沉降计算

相关文章

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 T/CECS 543-2018 模块化雨水利用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37/T 5206-2021 城市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监测及评价技术标准 T/QGCML 3018-2024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石油库排水系统特点及雨水收集利用实例 下穿铁路立交桥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DB37/T 5083-2016 海绵城市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施工与验收规程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