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论坛SpecialistFerum
天然气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思考
口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总院(300074)李献嘉
低碳化是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1
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在沿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19世纪以来更是十分明显。图1 给出了1850年2000年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碳密度
1.2
/吨油当量(t-e/toe) 1.1
1.0%
0.7 吨碳 0.6
0.5 1850
1900
注:t-r表示吨碳;toe表示吨油量。
1950
本材=1.25 煤=1.08
油=0.84 t9:0-2
2000
图11850年-2000年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
以碳密度(吨碳/吨油当量,t-c/toe)而言,木
材为1.25,煤炭为1.08,石油为0.84,天然气为0.64。在150年间,碳密度平均每年减少0.3%,这一趋势主要与能源工业的科技发展有关。不同类别的能源,在发展过程中均需考虑采集、处理、储存、分配和使用几个环节。从工程技术观点看,缺少哪一个环节就会影响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科技的进步就要不失时机的克服一个个障碍。从上述几个环节分析,每类能源的发展都伴随着技术难点的出现。从难易程度看,最简单的是木材(秸杆),其次是煤炭,再次是石油(管道输送与油库建设),再次是天然气(输送和储存)。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技术要求均在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相类似。在一种能源过渡到另一
41城市燃气·月刊万方数据
种能源时,必须进行全面评估,特别要考虑经济问题,工程建设的成败离不开经济的可行性。另一个思路是能源的发展开始都有一个互补的过程,如木材和煤炭、煤炭和石油、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互补过程可能很长,决定于技术经济的成熟程度,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又形成了一个环境问题,使评估工作更趋于复杂化。
2气候变化催生了低碳经济
从上世纪后半叶起,开始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出版了《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和《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动摇了许多传统的视角和观念,深刻揭示了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开始探讨人类对于自然未来发展的战略和对人类未来的整体关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从战略高度定义了“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气候变化,环境、节能、可持续战略以及安全供应和社会因素等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FCCC-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提出了到2008年,最迟到2012年,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至少5.2%(但大会以来,反而增加了20%);当时主要针对发达国家提出了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