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工艺技术集销
纯钛板对接焊的可焊性
钛及钛合金的焊接一般多采用情气保护钨电极电弧焊接(TIG)、等离子焊接和激光焊接等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对于纯钛板而言,焊接应变小、精度高的等离子焊接和激光焊接都是非常好的焊接方法。近年来,随着汽车的轻量化,对薄板焊接的性能和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探讨各种焊接方法用于纯钛薄板对接的可行性,有助于扩大其用途。
使用厚度0.6mm的工业纯钛(TP340C,JIS H46002种),焊缝与轧制方向呈直角进行对接焊。采用TIG、等离子焊、激光焊3种焊接方法进行了焊接对比。TIG和等离子焊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并使用保护罩以防止氧、氨氮、氢等气体元素污染焊缝而降低对接焊缝的力学性能。激光焊采用脉冲YAG 激光器,最大输出功率550W,最大脉冲能量70J,焦点距离80mm,倾斜角度20°。
焊缝的宽度按能量密度的不同,由脉冲YAG激光焊、等离子焊、TIG焊接的高低顺序逐渐变宽。激光焊缝的正面宽度约为1.76mm,为TIC焊缝的 70%,等离子焊缝宽度介于二者之间,但焊缝背面与激光焊缝相同。
TIG和等离子焊的焊缝表面都观察到粗大晶粒。而激光焊因为是非连续的脉冲焊接,故在焊缝表面观察到脉动圆弧,且因飞溅的金属粘附在焊缝上,所以焊缝外观最差。从纯钛具有较高的缺陷敏感性这一点来考虑,等离子焊和TIG焊更好些。
钛合金焊接时,因焊接气氛、坡口形状、不恰当的焊接条件等原因,有时会产生气泡。但在上述的试验中并未观察到因焊接方法不同而产生气泡、融合不良或裂纹。TIG和等离子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宽度比熔区宽约10%,激光焊的热影响区较窄,仅有熔区宽度的80%。
所有焊缝熔区和热影响区的晶粒都比基材的晶粒大得多。基材是细小的等轴晶组织,熔区组织为锯齿状晶界及针状α组织,酷似纯钛在β区
续着资讯.tap:./www.cqvip.com
率火的快冷组织。热影响区的组织是由基材伸向熔融凝固区的长晶粒。TIC焊接熔区的晶粒尺寸是 263μm,等离子焊是192μm,激光焊是150μmo
各种焊接方法与硬度的相关性并不明确。熔区和热影响区的努氏硬度(HK)都在140~210MPa范围内区别不大,焊缝HK硬度平均比基材大40MPa左右。
TIC和等离子焊接接头中的氮含量为0.006w%,激光焊为0.007w%,约为基材的1.5倍。氧含量比氮略高一点。
焊缝拉伸试验时均在基材断裂,但在焊缝表面
和热影响区亦有变形的迹象,这种倾向随着焊缝区晶粒的增大而变得显著。因此,焊接接头的延伸率以TIG焊接为最高,其次是等离子焊接。熔区存在具有锯齿状的α组织,热影响区存在向熔区伸长的晶粒和等轴晶的混合组织。TIG焊接具有更长的向熔区伸长的晶粒,故延伸率更高。
各个焊接方法的缺口拉伸试验结果无甚差别,焊缝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与基材相当。由此认为焊缝的拉伸强度与晶粒直径、晶粒形状无关。 SEM观察发现,断裂面为延性断裂。
各种试样的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L方向还是T方向的弯曲性都很好,焊缝两面都见不到弯曲造成的裂纹。基材为均匀平滑的弯曲,但在焊缝上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即产生了不均勾变形。TIG 和等离子焊接接头的T方向的弯曲,无论向焊缝哪边弯,在热影响区附近的变形都很显著,这有可能是这两种焊接方法的焊缝晶粒粗大所致。
纯钛为密排六方结构,平面各向异性很大。在有焊接接头板上做深冲试验,得到的筒在与轧制方向成45°的4个角上出现制耳。但3种焊接方法的深冲试验在焊缝处都未见裂纹。由于塑性变形,深冲试验筒的焊缝表面都比成形前粗糙,热影响区也有显著的局部变形。这种趋势按激光焊接、等离子焊接、TIG焊接的顺序增强。
深冲简的板厚变形在轧制方向和与轧向成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