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发展能源装备工程材料促进我国高效发电及核发电发展

发展能源装备工程材料促进我国高效发电及核发电发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96.2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5:59:3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发展能源装备工程材料促进我国高效发电及核发电发展 第9期
(3)政府支持不够目前在研究开发、二次开发和中试、产业化应用 3个阶段中,科技成果在第一和第三阶段都有相对充足的经费,但第二阶段(二次开发和中试)的经费却严重缺乏。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应该由政府层面建立更多的“科技成果加工平台”或“科技成果加工厂”,即要有“顶天立地的中间层,把高校和研究所中不成熟的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和中试”,“生产”出成熟的成果让企业采用。只有这样,产学研一体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有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
(1)政府应把科技经费的重点向科技成果的第二阶段倾斜,只有把中间层做大做强,科技的“顶天立地才能真正实现;可考虑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一批国家级的“科技成果加工平台"同时强化风险投资的功能,把以中试为重点的第二阶段作为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突破口;要让政府和社会的资金要索向科技成果的第二阶段聚集。
中国材料进展
(2)改变科技人员和应用技术
项目的考核体系,引导科技人员从论文中走出来,在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下重视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同时要培养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以成果应用为荣,成果闲置为耻。
(3)完善和提高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让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技人员在走向企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回报。在科技成果转化前期,学校和研究院所不应该过于追求高的利益和回报,使科技企业得以发展,让科技人员在解决就业和增加税收方面为国家做出贡献。
作为受到中央领导背定的成果转化平台———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科院)是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和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工业技术综合研发机构,是重庆市组建的最大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辖有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重庆光学机械研究所、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重庆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重
57
庆硅酸盐研究所、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重庆机电设计研究院、重庆食品工业研究所、重庆市机械工业理化计量中心等9个原属中央和地方的转制研究(院)所,以及重庆模其研究中心、重庆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重庆新材料研究中心、重庆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研究中心、重庆生物医药研究中心、重庆石油化工研究中心、重庆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中心、重庆科技检测中心等8个事业性质的研发和服务中心。重科院的工作以成果转化为重点,以资源共享为特色,力求建立面向全国的大型成果加工平台和中试基地。目前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方面正在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其申,在材料领域正在建立国际上最大的镁合金技术中试基地。
潘复生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镁合金国家973项目专家组组长。
发展能源装备工程材料促进我国高效发电及核发电发展
能源装备工程材料是新材料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类工程材料、我国这类材料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及核发电大型机组用材几乎都由国外进口。面对未来我国电力发展的需求,发展能源装备工程材料刻不容缓。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由目前的 5亿kW发展到2020年的近10亿 kW,火电机组在米来10~20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火力发电单位煤耗和水耗均远高宇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减少污染,高参数、大容量超(超)临界机组将成为我国未来火电机组发展的主流。在发电机组间大容量、高参
陆导研究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数发展以及未来电源形式多样化并存的趋势下,提高一次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燃煤发电的环境影响,确保电源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将是我国电力行业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我国核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会
做进一步调整,在原计划到2020年达到4000万kW的装机容量基础上再扩容3000万kW,达到7000 万kW。已初步确定的厂址近30 个,遍布15个省、市及自治区,可容纳近110台机组。能源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其装备工程材料的发展必然要走在前面。
超超临界燃煤电厂的现状
火力发电行业目前面临两方面的压力,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需降低成本,另外是球环境问题要求电厂降低SOx,NOx,CO,的排放,达到环保要求。发展清净煤发电技术是解决这些间题的关键,其一是开发利用新的高效发电技术,如整
上一章:Ni 2+掺杂对LiFePO4正极材举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下一章:钛合金锻件的适用领域与锻造技术

相关文章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观察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新能源风光发电预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我国化工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对策 我国砌体工程建造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 对我国风力发电的持续发展浅析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保障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