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ArcGIS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

基于ArcGIS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42.8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5 09:07:39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ArcGIS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 工程建设与设计
ioe&DesigFowPejne
基于ArcGIS的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
Research on the3DVisual Modeling of UndergroundPipelineBased on ArcGIS
岁有中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石家庄050002)
SUI You-zhong
(Airborne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ofNuclear Industry,Shijiazhuang 050002, China)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管线设施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二维平面已经难以满足地下管线的模拟需求,五维可视化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有很好的还原效果。论文通过对地下三维管线建模,进一步对ArcGIS的地下管线三维可税化建模进行研究。[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economy,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 facil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 traditional two-dimensional plane can not meet the simulation requirements of underground pipelines. The emergence of 3D visualization solves this problem and has a good reduction effe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modeling ofthe underground threedimensional pipeline to further make the
AreGIS-based undergroundpipeline 3D visual modeling【关键词】地下管线;三维建模;可视化
[Keywords] underground pipeline;3Dmodeling; visu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P277;TU990.3
[DOI]10.13616/j.cnki.gcjsysj.2017.05.191
1地下管线三维数据组织 1.1传统地下管线解决方式
【文献标志码】A
通常情况下,使用二维平面图表示传统的地下管线,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多缺陷。城市地下管线的铺设很多是沿街道铺设的,不同的深度会埋设不同的管线,如果在二维平面图上直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这些管线,会使整个平面显得凌乱不堪,难以清晰地辨识,而且二维平面无法显示空间层次关系;还有一些管线并不是一直水平铺设,而是重直架设,那么在二维平面图上就难以显示出来,视觉观察效果无法满足需
1.2三维数据组织
目前,对地下管线的探测主要是对管线的深度、走向、平面位置等进行探索,分别使用点表和线表记录相关数据。点表是对管点的记录,具体而言,是对管点平面坐标、标高等基本属性信息的记录(见表1);线表表示管线属性,是对地下管线的管线类型、宽度、高度等信息的记录(见表2)。
【作者简介1岁有中(1983~),男,河南南阳人,工程师,从事测绘通
感和测绘工程技术研究。 194
万方数据
字段名称字段类型
字段名称字段类型
[文章编号】1007-9467(2017)05-0194-02
表1月
点表的记录内容
点号字符型
管线类型管线类型
坐标X 数值型
坐标Y 数值型
标高数值型
表2
线表记录内容
上点埋深
下点理保
数值型
数值型
上点符号
字符型
高度数值型
下点符号
字符型
管线高度
数值型
附属物类型
字符型管线宽度数值型
地下管线的三维数据组织要以原始数据为依据,按照三维可视化的要求设计出合适的地下管线三维数据组织方式。原始的点表是对平面坐标(",y)、标高、埋深的记录,线表是对深度的记录,需要使用"上点符号”“下点符号"与“点号"表示管线端点,平面坐标(x,y)是利用点表获得的。在图1中,P为管点,AB为管线中心线,2R为管线的直径(如果管线是圆管,直径为管线宽度;如果管线是方管,直径值就是高度),图1显示了P的坐标Z(管点标高H-管点埋深D,即深度=管点Z)。以P的坐标和管线的半径为依据,A的坐标Z就比较容易计算,标高H-管段上点埋深D,-半径R=A(z),B的空间坐标也可以利用上述方式计算。
上一章:老旧城区供水管网改造优先等级研究 下一章:浅析车载电磁枕强度检测装置的原理及应用

相关文章

基于OpenGL ES的齿轮 参数化建模及其移动端可视化研究 基于TIN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基于图形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 Sketchup 的建筑物三维建模研究 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 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建模技术探析 基于SolidWorks的斜齿轮参数化三维建模 基于门把手的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