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发与应用
Vol27,No.10,2008
导电陶瓷TiSiC,颗粒表面无敏
化活化的化学镀铜赵清碧,许少凡,江洋,袁传勇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利用无敏化、活化的化学镀覆技术能成功地在TiSiC,颗粒表面均匀地化学镀铜。实验表明:镀前对陶瓷颗粒进行严格的粗化处理,使其表面具有很强的催化中心,通过采用合适的镀液配方和工艺,能成功地在Ti,SiC,颗粒表面镀覆一层铜,从而增强了陶瓷Ti,SiC,颗粒和铜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为Ti,SiC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开筛了更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导电陶瓷Ti,SiCs:化学镀:无敏化活化;界面结合力
中图法分类号:TG134.453 1引言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高强度、高导电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现有的铜基复合材料可分为显微复合铜合金,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以及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等!]。文献[2,3]研究表明,用颗粒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增强方式,但颗粒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铜基体、增强体的性能以及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界面的特性。因此为了解决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界面问题,采用电镀、化学镀等技术在陶瓷颗粒增强体表面均匀镀上一层基体金属,以改善颗粒和基体之间的没润性,提高界面强度(2.3)。陶瓷颗粒增强体表面处理的方法很多,而化学镀是其中简单易行的一种,而且化学镀具有很好的均匀镀覆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化学镀在陶瓷颗粒表面均匀地镀覆一层铜,以改善陶瓷颗粒和铜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化学镀的一个先决条件是金属沉积的基底表面要有催化活性,而对许多物质,特别是非金属
收稿日期:2008-06-05
文章编号:1008-5939(2008)10-032-04
材料,它们的表面都不具有催化活性。因此,施镀过程一般都要预先经过表面粗化、敏化和活化等镀前预处理步骤。而活化方法主要有:贵金属活化、非贵金属活化、半导体氧化物法、激光诱导沉积法和光敏剂法等4。以上诸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或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或镀液稳定性差不易控制。因此为了节省贵金属,降低生产成本,从经济性考虑,本实验主要开展了对导电陶瓷TiSiC,颗粒表面只进行去油和粗化处理,而不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的化学镀铜研究,若能在导电陶瓷TiSiC颗粒表面获得连续、均匀的镀铜层,将大大降低成本,简化工艺,有利于导电陶瓷Ti,SiC颗粒增强铜基复
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2
实验方法
陶瓷颗粒的镀前预处理
2.1
实验所用的陶瓷颗粒为Ti,SiCa,它是一种兼具有金属和陶瓷特性的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如导电、导热、高强度、自润滑和可加工性等(5)。
作者简介:赵清碧,女,1980年生,硕士研究生,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电话:13615603923,Email:296200212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