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Ca3Co4O9及其掺Zn体系的电子结构

Ca3Co4O9及其掺Zn体系的电子结构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4.2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5:58: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Ca3Co4O9及其掺Zn体系的电子结构 00827120
稀有金属快报
Ca3Co.O及其掺Zn体系的电子结构
陈袁魁,陈川,张志伟,朱教群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用离散变分密度泛函方法(DFT-DVM)计算了Ca,Co,O,及其掺Zn体系的电子态密度,讨论了电子结构、化学键等与热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价带和导带主要由Co3d,Zn3d和O2p原子轨道贡献,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原宽度表现出半导体电子结构特征。接Zn体系的能比不接Zn的窄,掺Zn体系的共价键和离子键都比不掺Zn的弱。
关键词:Ca,Co,O;量子化学;化学键;电子结构;热电性能
中图法分类号:Q471.5;TG146.2*71
文献标识码:A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将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化的新型环保功能材料。金属氧化物一般不是热电材料,因为金属氧化物的离子性较强,电子定域性较强,因此载流子浓度低。然而近年来发现,层状钻氧化物NaxCoO,1.2]和Ca,Co,O,[3]具有较好的热电性能,从而掀起了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热潮。 CaCo.O,作为一种新型氧化物热电材料,与传统热电材料(诸如Bi,Tes,PbTe,SiGe)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在氧化气氛和高温下长期稳定工作,并且无环境污染,制备工艺简单,可在空气中直接烧结,无需抽真空,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Ca;Co.O,是一种最有代表性的Ca-Co-O系热电材料,其结构早已为人们所了解[4-8),但关于其电子结构的研究却很少见报道。本研究用离散变分密度泛函方法(9.10)计算了Ca;Co.0,及其掺锌体系的态
密度,讨论了电子结构、化学键等与热电性能的关系。 1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择
Ca;Co,O。具有失配型层状结构l11],可以用化学式[Ca,Co(2)o(2)][Co(1)0(1)l表示,是由收稿日期:2008-10-06
文章编号:1008-5939(2008)12011-04
具有相同a,c,β参数和不同b参数的Ca,CoO 和CoO,层沿c轴交替排列而成。在CaCoO,层中, a=0.48376nm,c=1.0833nm,β=98.06°,b, 0.45565nm,Ca-0和Co-0均以离子键形式结合;在Co0,层中,bz=0.28189nmc
Ca,Co,O。的失配型层状结构给计算模型的建立带来了困难。由于要模拟现实情况建立原形晶胞,模型中b轴的长度至少应为b,和b,的最小公倍数,而b/b=1.6164。要达到这个要求,模型中-个完整晶胞里的原子数目将会超过200,这在现有计算条件下几乎无法完成。因此,为了简化计算,在模型中将b轴比例取为b/b,=1.5,即一个晶胞中含有三个[Co(1)0(1)]单元和两个[Ca;Co(2)0(2)l,结构表达式变为[Ca;Co(2)(2)al[Co(1)O(1)aliso图1 为Ca;Co.O,简化模型的示意图。
考虑近邻的所有原子,将原有的原子数扩展到
68个,即Cai2CouOa2,计算模型具有Cs点群对称性,按点群对称操作,这68个原子分为46类。掺杂模型中Zn原子替代其中的Co位原子,因为二者原子半径很接近,计算过程中没有考虑晶格畸变,认为掺杂体系具有与Ca,Co,O。相同的对称性。
作者篇介:陈衰魁,男,1956年生,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电话:15972104010,Email:tianya0275@163.com
上一章:动态自调节导水复合涂层的过程行为及应用 下一章:Ni 2+掺杂对LiFePO4正极材举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关文章

Ca3Co4O9热电材料及其Ca位掺杂改性 Cu(Ⅱ)、Zn(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光谱分析及其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 有机光电子器件的原理、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及其工程实践 热处理对Bi-Si-B-Zn-Al-O溶胶-凝胶玻璃粉结构的影响 一维氮化镓纳米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其电子性质 三维网状配位聚合物 Zn(HBIDC)·H2O n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性质研究 Co取代对Nd(Zn0.5Ti0.5)O3微波介质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