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行业动态
2007年我国钛工业呈爆发式增长
2007年,我国钛及钛加工行业进人了一个新的
2我国钛需求持续增长
里程碑,海锦钛和钛加工材产量均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大国。
1我国钛及钛合金产量急剧扩张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错铪分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我国共生产海绵钛45200.2t,比2006年多生产了27163t,增长率高达150.6%;生产钛锭34469t,比2006年多生产了12349t,增长了55.8%;生产钛粉1518.5t,与2006年相比增长8.4%;生产钛加工材23640t,比2006年多生产10832.4t,增长了84.6%。
2007年,我国主要钛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值达 136181.1万元。国内前9家企业的产值数据与 2006年相比,增长57.5%。2007年,我中国净出口海绵钛4450.4t,净出口未锻轧钛(锭和坏)和粉末2077.3t,净出口钛加工材4083.3t
可喜的是,与海绵钛和钛加工材暴发式增长相一致,2007年中国海绵钛的需求量(销售量)也达到 40552t,钛加工材的需求量则为19728t。海绵钛和钛加工材库存量很小,双双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2007年,中国海绵钛的价格大都在每吨9万元~10万元之间波动,年底时则下降到9万元左右,但是考到煤、电、矿石和金属镁等原材料价格上扬,海绵钛的价格可能已在底部,难以再降。
根据国内20家企业的统计,2007年中国共生产钛锭34469t,比2006年多生产了12349t,增长了55.8%。其中,宝钛股份生产了11000t,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生产了3800t,沈阳鑫通生产了3100t,北京中北钛业生产了2000t,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生产1961t。宝钛股份钛年产首次超过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大厂。虽然宝钛股份、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钛链产能没有增加,但这3家企业均在扩建大型熔铸设备,其钛锭的生产能力将在2008年有大幅增加。
维普资讯hn
2007年,世界经济持续向好,特别是航空业正处在新旧换代的时期,对钛材的需求旺盛。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大飞机计划更是拉动了对钛加工材的需求。有色金属铜、镍等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如铜的价格全年大部分时间维持在7万元/t之上,而海绵钛的价格全年均低于10万元/t,并逐步下降到9万元/t左右。钛材和铜材的重量价格比已基本相当,钛加工材的性价比优势开始凸显。
化工用钛、体育休闲业用钛、钢铁用钛、电力用钛、制盐用钛需求旺盛;海洋开发用钛、汽车业用钛、生物工程用钛不断向我们展现美好的前景。
正是在上述因系的作用下,2007年中国呈现出
→个火热的钛市场。在今后几年中,中国钛市场仍将兴旺。
2007年中国钛及钛合金加工材产品在不同领域的销售量及所占比例中,化工仍是中国用钛第1大用户,用钛量占全国用钛总量的43.6%;航空航天是第2大用户,用钛量占全国用钛总量的17.2%,体育休闲领域的用钛比例为16.0%,排行第3;再次为真空制盐(5.9%)和电力行业(4.0%)。如果考虑到进口的1805t钛管基本上都是焊管并用在了电
力行业,则电力领域用钛的比例当在10%。 3投资继续升温产能大幅增长
2007年,中国海绵钛生产能力达到58000t/a,比2006年多出28000t;钛锭生产能力达到48300ta,比2006年多出7700t。可以看出,产能增长极为迅速。
2007年,仍在按计划推进的海绵钛项目的厂家有:遵义钛业(15000t/a)、中国铝业(15000t/a)、金川公司(15000t/a)、攀钢集团(15000t/a)、中信锦铁(10000t/a)、东方钼业(10000t/a)、云南冶金集团(10000t/a)、攀枝花恒为制钛(5000t/a)。
2007年,宝钛集团及其控股的宝钛股份、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这3家中国钛加工材的骨于企业均有重大的新项目建设。如
cq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