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卷第1期 2016年3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Vol.24No.1 Mar.2016
AGA和Weaver指数法的适用性研究
李汉勇1,张亮1,王俊颖12,张航1
(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北京102617;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49)
摘要:多气源供气已经成为改善城市燃气供气可靠性的一种手段,然而多气源接入同一管网会导致末端设备气源成分出现较大波动。长期以来,我国燃气互换性判别均借鉴国外,其中最典型的互换性判别方法为AGA和Weaver指数法。在利用VB语言编写燃气互换性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对广州、上海地区燃气组分数据和互换性实验数据的调查,以及自行设计实验获取北京地区的互换性实验数据,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对AGA和Weaver指数法的预测结果加以验证,进行其适用性研究。
关键词:AGA指数;Weaver指数,燃气互换性;燃气组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U996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保证天
然气供气可靠性,多气源供气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供气方式。如北京地区前已逐渐松成以陕京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大唐煤制天然气和唐山到港LNG为主的6大天然气供气体系,后期将还会有来自俄罗斯东伯利亚和中亚的管道天然气等。在满足天然气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不同气源天然气带来的燃气互换性问题。不同气源天然气因产地和类型不同,其组成和燃烧特性差异较大,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使用户的燃具造成损坏;“同网不同价”;影响一些对天然气要求比较高的用户产品质量;造成气源间“分界面”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因此,对燃气互换性问题的研究颇为重要。 1AGA和Weaver指数法简介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天然气互换性判断方法有单指数法(华白数法)、多指数法(AGA指数法和Weaver指数法等)和图形判定法(德尔布法和燃烧特性判定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多指数法。但是,多指数法主要是通过对天然气和人工煤气、液化气的互换得出的互换性方法,我国目前大量进口管道气和LNG,多指数法对
收稿日期:2015-11-26
作者简介:李汉勇(1975一),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燃气输送,E-mail:lihanyong@bipt.edu.cn,
我国实际情况的互换性预测准确性已经被质疑3]。因此,对多指数法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以期得到适合我国气源和燃具实际情
况的互换性预测方法。 1.1AGA指数法
美国燃气协会对热值大于32000kJ/Nm 燃气的互换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离焰、回火和黄焰3个互换指数的表达式。
(1)离焰互换指数IL:
K
I
T(k.-g) fa.
(1)
式中:K、K,分别为基准气和置换气的离焰极限常数;f。、,分别为基准气和置换气的一次空气因数;&。、。分别为基准气和置换气完全燃烧每释放105kJ热量所消耗的理论空气量。
(2)回火互换指数IF:
K.f.H. Ip=KJ.39940
式中:H。为置换气高热值(kJ/Nm")。
(3)黄焰互换指数Iy:
ly=faag f.a,asy
(2)(3)
式中:a、&分别为基准气和置换气的黄焰极限一次空气系数。
只有当离焰互换指数、回火互换指数和黄焰互换指数都满足表1中规定的范围时,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