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
史锋刚等.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注气驱油实验研究
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注气驱油实验研究
史锋刚,郑继龙,乔砚佳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300452)
摘要以缝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模拟油藏温度、压力条件,考察该缝洞型油藏水驱后期注N,,CO,和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前期水驱对储层底部原油采出程度高;气驱主要对储层“楼油“进行驱替并将其空间位置降低,N,驱提高采收率最低,为7.16%;C0,驱提高采收率最大,为17.35%;后期水驱过程中,N,驱提高采收率最大,为 22.28%;CO,驱提高采收率最低,为5.53%。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建议缝润型油截注气驱油开发中使用N,作为注入气。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注气驱油提高采收率阁楼油
缝洞型油截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分布多变给缝洞型油藏的勘探开发研究工作带来困难[1-2]。该类储层由于其特殊的储层空间结构、复杂的油气水分布使得室内理论机理跟现场实践匹配性差距过大:因此,室内的各种采收率技术对于缝洞型油藏的现场应用指导意义不明显[3-4]。针对缝洞型油藏的特殊结构,进行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其不仪能有效地提高储层能量,同时还能提高储层原油采收率。注人气体进入地层后通过重力分异、毛管力、压力驱动等作用在缝洞型油藏储层中形成能量传递"},从而达到驱油的目的。
缝洞型油藏储层在开采过程中产量递减大,目前油田通过层内注水有效地补充了储层能量,提高了油并产量,但在水驱后期,注水效果递减率大[6-7]。针对储层开发现状,本研究以缝洞型油藏储层为研究对象,基于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模拟油藏温度、压力条件,考察该缝洞型油藏水驱后期注N,,CO,和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效果,通过室内研究能对缝洞型油戴注气机理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对于缝洞型油藏的注气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条件
全直径岩心: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样品,岩心沿直径线剖开,在剖面处刻蚀,刻蚀深度2cm,溶洞处填砂,岩心空隙体积203.45cm:实验用模拟原油:油田脱水原油与储层气体在饱和压力(23.34MPa)下配样,备用;实验用模拟地层水:
万方数据
9
室内配制缝洞型油藏地层水,经0.45um微孔滤膜过滤,备用:实验用气:高纯N,,高纯CO,,地层天然气;实验温度及压力:温度120.0℃,压力
45.0MPa。 1.2仪器
岩心驱替系统,扬州华宝石油仪器有限公司;全直径岩心夹持器:Φ10cm×30cm,海安石油科研仪器有限公司:KB23高精度恒温箱,宾德亚太(香港)有限公司;QX5210-HC-A=AH-S型高压恒压恒速泵,美国钱德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德
国Ritter气体流量计,上海韩顺电子有限公司。 1.3注气驱油实验方法
将全直径岩心装人夹持器,放人烘箱,连接流程;配制模拟地层水和模拟原油;烘箱温度设定为 120.0℃,对岩心抽真空24h;设定驱替速度和压力,饱和岩心,并测定岩心渗透率和空隙体积;岩心饱和油,计算岩心含油饱和度;在压力为45 MPa条件下.以4mL/min的泵速水驱油至含水率 98%。转为N,驱至岩心出口不出油,关闭进出口阀门,闷井24h,打开阀门进行N,驱至岩心出口不出油,转为水驱至含水98%,结束实验,实验过程中记录油、气、含水率、注入压力、岩心出口压力等(8-9]。
更换岩心,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进行CO,和天然气驱油实验。
收稿日期:2016-0223。
作者简介:史锋刚,工程师,主要从事海上油田三次采油技术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1ZX05024-002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