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方式不同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方式不同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6.6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8 08:17: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方式不同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2010年第10期
东北电力技术
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方式不同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TheImpactofDifferentExhaustSteamModeofFeed-waterPumpfrom
theSteamTurbineonthePerformanceoftheGeneratingUnits
张颖,夏豹,陈鹏(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
15
摘要:讨论中小热电厂的汽动给水泵排汽排人除氧器作为加热蒸汽的经济效益或节能效益;以300MW湿冷机组为研究对象,讨论不同汽动给水泵排汽方式对机组节能的影,提出应针对不同的机组选取不同的小汽轮机排汽方式,供电厂节能改造参考。
关键词:汽动给水泵;排汽;节能;真空
[中图分类号]】TK263.5;TM3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913(2010)10-0015-02
1中小热电厂汽动给水泵排汽方式
中小热电厂给水泵常采用电动机拖动。采暖期最大热负荷时全厂锅炉蒸发量如有富余,为节省给水泵广用电,可将电动象改为汽动象,利用富余新汽进人汽动泵汽轮机,其排汽进人外供热网系统,可增加外供电量,提高经济效益,但不可能有节能效益。若采用供热抽汽驱动给水泵汽轮机,排汽排人回热系统除氧器作为加热蒸汽,回收节流损失来
驱动小汽轮机,经济效益和节能效益均为最大。 1.1用富余新汽拖动给水泵
以3×75h中温中压CFB锅炉2×C123.43/0.98 抽凝机组为例,其采暖期负荷为100Vh,非采暖期负荷为75Vh。常规设计3台锅炉配4台电动给水泵,1台备用,3台运行。根据新汽富余量和给水量要求,选用2台汽动给水泵,小型背压汽轮机作功后的排汽同0.98MPa供热抽汽汇合后外供。汽动给水泵汽轮机的主要参数:额定功率为250 kW,进汽压力为3.5MPa,进汽温度为450℃,进汽量为7Vh,排汽压力为0.98MPa,排汽温度为330℃,排汽熔值为3176kJ/kg,额定转速为 3000/min。
由表1可知,在发电量和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锅炉产汽量增加4h(冷源损失增加约 4Vh),发电煤耗略有增加,有经济效益无节能效益。
1.2用抽汽驱动汽动给水泵
以装机容量30MW、2×C12-3.43/0.98抽凝机组和1台C6-3.43/0.98抽凝机组配置4台万方数据
表1不同给水泵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别
锅炉产汽量/(t·h"") 外供汽量/(t·h-")汽轮机进汽量/(t·h-")发电机发电功率/kw
汽动给水泵进汽量/(t·h"") 给水泵电动机功率/kW
电动给水泵系统汽动给水聚系统
190 100 190 000-500
194 100 180 24 000 14
75/h中压中温锅炉为例,其除氧器用汽量为 12Vh。原采用工业抽汽参数为0.98MPa和310℃,经节流减压送往大气式除氧器。若采用抽汽驱动汽动给水泵的方案,可回收节流损失。投资虽增加 87万元,但上网电收入年增加322万元,经济效益良好。在保证发电标准煤耗和供热标准煤耗不变时,可多供电1000kW,兼顾了节能与热经济性。
2300MW湿冷机组排汽方式 2.1常规排入主凝汽器
如图1所示,常规小汽轮机的排汽直接引入主机凝汽器()。
2.1.1排汽压力变化的耗差
给水泵用汽量增大使4段抽汽等效降降低,煤耗增大。排汽直接进人主凝汽器必然引起凝汽器真空度降低,排汽压力增大。此时,排汽焙的变化引起机组有效恰降的变化;凝结水温的改变引起最
末一级低压加热器抽汽量的变化。 Ab, = -b *8m:
AH-A 8m:"H+(AH, -AH,)
上一章: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分析与优化 下一章:600MW超临界汽轮机配汽不平衡力影响及配汽方案优化

相关文章

大型汽轮机不同喷嘴配汽方式对轴瓦温度和轴振动的影响 不同养护方式对钢渣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 动叶片尾缘不同气膜冷却方式对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 大唐呼图壁热电厂汽动给水泵小汽轮机排汽冷却方式分析 大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排汽引入冷却装置热经济性分析 地热流体参数对饱和蒸汽汽轮机组性能的影响 350MW火电机组给水泵不同驱动方式的能量价值分析研究 350MW 火电机组给水泵不同驱动方式的能量价值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