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长治市城区空气中SO2浓度变化趋势及其治理措施

长治市城区空气中SO2浓度变化趋势及其治理措施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7.8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08:22:3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长治市城区空气中SO2浓度变化趋势及其治理措施 2010年第3期(总第60期)环境保护
少西终源与节楼
SHANXI ENERGY AND CONSERVATION
2010年6月
长治市城区空气中SO2浓度变化趋势及其治理措施
于海应,牛海霞,郝字飞(长治市环境监测站,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叙速了2000年至2009年长治市发展过程中主域区空气质量中S0,浓度的变化趋势,指出了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空气质量;趋势;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997-(2010)03-0067-0
ChangzhiCity Air QualityTrendsand Preventive Measures
YU Hai-ying,NIU Hai-xia,HAO Yu-fe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in Changzhi City, Changzhi 046000, Shanxi, China)
Abstract: This psper describes SO, concentration trends of air from 2000 to 2009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zhi City, and points out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air quality; trend; control measures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主城区位于长治市中部偏南,其重工业所占比重达70%,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1392.32×10*t/a标准煤。它对主城
区空气质量的变化贡献不小。 1监测点分布
长治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已开展30多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监测的需要,从2000年到现在,布设了 4个全自动日报监测点。监测点分布在城区各个功能
区,其数据基本反映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数据统计结果
2009年,长治市主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4d,在中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监测结果中显示,长治市的空气质量排名由2004年的105位,前移至与扬州市、南充市并列的第二十一位,且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由此,长治市连续5a成为山西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连续2a空气质量位居华北地区第一。通过 2000年至2008年长治市环境空气中S0z浓度数据(见表1,分析近10a间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总结其治理措施。
表1长治市环境空气中SO,浓度的数据单位为毫克/立方米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SO, 表.度0.0630.0650.068|0.087]0.093|0.0690.040|0.0300.027
从表1中可看出,长治市SOz空气污染变化趋势在2004年前表现为上升趋势;2004年以后呈现明显下收稿日期:2010-05-19
第一作者简介:于海应,1979年生,男,山西炎水人,2010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助理工程师。
降趋势。
3治理大气污染采取的措施
分析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环境质量不断好转是与长治市多年来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分不开的,如,加强环境管理,机动车尾气治理,调整能源结构及
搞城市生态绿化等等。 3.1加强环境管理
近年来,长治市以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先后建成了城市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煤气供气管网等工程,市区集中供热率达到70.82%,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气化率达到91%,烟控区覆盖率达到100%。着力推进污染减排,长治市先后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焦炉69座、电石炉34 座、洗煤厂80个、小石灰窑330座,对长治市511家重点工业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任务并全部达标。
大力改善城区区域环境质量,在山西省率先制定
了《长治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长治市行政辖区地表水水质目标考核办法》,购置了10辆环保喷雾降尘车,在市区环境重点区域设立了3块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同时,继续推行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餐饮、洗浴、锅炉除尘设施改造,强化了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各种措施齐头并进,有效地控制了城市扬尘污染,环境空气变化的势头得以转变,2000 年以后,空气质量年年改善。长治市在国家113个重点城市年度由2004年的105位前移到2009年的21 位,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下转第70页) 67·
上一章:有机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 下一章:新一代生物柴油原料—微藻

相关文章

太原城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 圆柱状人工肝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氧浓度动态分布模型及其氧浓度变化速率 珠三角区域地表臭氧浓度变化趋势研究 国际石油投资合同模式及其变化趋势的比较研究 湿度对煤尘浓度测量精度的影响实验及其补偿措施 DB14/T 1707-2018 长治市城乡道路沿线环境治理要求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美欧三边关系 四川阿坝土壤与空气中氡气浓度及分布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