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源南环境 SN172-29
环保技术
有机胺脱硫胺液硫代硫酸根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张启玖秦国伟刘更顺郭锦涛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39)
摘要分析国电都匀发电有限公司福泉电厂600MW燃煤机组有机胺脱疏新工艺吸收剂(25%w有机胺液)中疏代碳酸根超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并论处理方案。
APU(胺液净化单元)单质硫
关键词有机胺硫代硫酸根过滤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4)06-080-02
国电都勾电厂规划建设总容量为2x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硫建设事宜经深人调查研究,决定采用有机胺脱硫技术,弃用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该项目打破了我国火电脱硫行业技术格局,取得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同时为科技部863示范工程。与传统的石灰石-石育湿法技术比较,有机胺脱硫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高硫煤硫资源的回收利用、解决高硫煤地区环保与发电的矛盾、避免石灰石过度开采、减小石膏综合利用压力、减少CO 排放等方面。其中,为回收利用烟气中的硫资源,有机胺脱硫项目配套建设2x35万t(按年利用8000h计算)的硫酸生产线,成品酸送往下游的梵福集团使用,形成了电力环保行业与化工行业的产业链结构模式。包括有机胺脱硫系统中机械压缩机系统(MVR)回收解析塔排汽的余热设计,同时又是循环经济的典型体现。
都勾有机胺脱硫工程,引进加拿大CONSOLV公司技术,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机胺烟气脱硫工程,是首次应用于大型火电厂。该工艺利用有机胺液作为SO,吸收剂,在吸收塔中选择性吸收锅炉烟气中的SO,成分,吸收了SO,的有机胺液从贫胺液变成富胺液;将富胺液经换热升温后送往解析塔解析出高纯度SO,气体。高纯SO,气体输送到配套的制酸装置作为浓硫酸产品的原料气;富胺液经解析后成为贫胺液,再输送到吸收塔,吸收SO,气体。如此反复吸收、解析过程,实现烟气中SO,的脱除,尤其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高硫分燃煤机组。有机胺脱硫工艺中,用作SO,吸收剂的有机胺液经吸收、解析工序循环使用,且价格不菲。有机胺液各项指标的监控、调整,关系到脱硫能否正常运行,对胺液系统中的管道、设备是否会产生不良影响,是否满足脱硫效率及 SO,排放达标等关键因素。因此,控制胺液中各项指标在合理范围内,是调试及运行过程中,非常关健的工作内容之一。其中,胺液中硫代硫酸根浓度正常范图在2500ppm以下 3500ppm为报警值。一且超标严重,不仅胺液吸收S0,能力大大降低降低,更严重的是将会造成胺液中单质硫的析出,堵塞胺液系统的管道及设备(如填料等),后患无穷。硫代硫酸根的生成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可逆的化学反应过程。本文从都匀项目为例阐述。
硫代硫酸根超标的原因 1
(1)运行过程中胺液解析不充分。在高温环境下(80℃及
以上),由于胺液中的SO,气体未能充分解析出去,在胺液中溶解以HSO,形式存在。HSO,浓度较高时,有利于歧化反应。
(2)脱硫装置停机时胺液未充分解析、冷却由于管道泄温等紧急情况,未能接照正常程序,对腰藏进行充分解析、冷却,造成停机后,热胺液中的歧化反应仍在进行。歧化反应方程式如下:
4HSO,→HSO+S0+S,0,+H*+H,0。
(3)胺液净化单元(APU)未能连续、稳定运行歧化反应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胺液中总是伴随着硫代硫酸根(S,O,)的生成。通过控制APU阴床的运行周期数,除去胺液中相关阴离子,达到阴离子的生成与脱除速率的平衡,从而控制S,O,>在合理范围内。当APU不能正常运行,阴离子脱除效果低,都勾项目显示,一且S,0,-超过4000ppm,由于自催化作用明显,S,0,相对较难控制。
针对都匀项目防止胺液中S,0,-超标的预防措施:①保证启动、运行及停机全过程的解析热足量提供。②停机冷却,将胺液温度降至60℃以下。③傲好APU系统的维护,通过控制阴床的运行周期数,维持胺液中硫代硫酸根浓度的平衡。 ④尽量降低胺液中过渡金属(如铁)离子浓度,减小过渡金属对硫代硫酸根的催化影响。做好胺液成分的分析、化验工作,及时掌握胺液成分的变化情况,调整运行参数。
都勾项目2"有机胺脱硫装置,在调试期间发生了胺液中硫代硫酸根超标,系统析出单质硫的现象。单质硫析出前,贫胺液主要成分如表1。
表1
密度/(g/mL) 1.160
pH 4.68
胺浓/% 25.45
sof-w/% 0.008
S02-w/% 9.82
s,-w/% 1.28
HSS/(eq/mol) 1.51
继续运行后,开始有胺液单质硫析出,贫富胺换热器贫胺侧差压升高至0.4MPa,脱硫暂停运行。停运后贫胺液主要成分如表2。
表2
密度/(g/mL) 1.190
pH 4.40
胺浓/%
28.72
so-w/% 0.003
Sor-w/% 12.11
S,0-%/ 1.06
HSS(e/mal) 1.59
再次通烟运行后,提高APU阴床运行周期,胺液浓度降
作者简介;张启致(1972~),高组工程师,长期从事电力生产工作,现就职手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4.NO.6.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