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大视野
传源南环境 ENN1-T272A
生态养鱼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模式探讨
魏雪霞
(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11)
摘要探讨生态养鱼对湖库富营养化的作用,通过生态养鱼对水体富营养化作用机理的说明以及生态养鱼在国内实残中几例典型应用的澜述,说明生态养鱼是水富营养化湖库水质管理的重要手投,开提出鱼类放养过翟中的建设。
关键词生态养鱼富管养化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X524 1水体富营养化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6)02-049-02
华是内陆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武汉东期70年代
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解等矿质营养盐大量进人湖泊、河口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紫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体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1]。湖泊、水库在夏秋季节发生蓝藻“水华”现象则是水体高营养化的典型特征。水体一旦富营养化,将给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水
产业等造成巨大的损失。 2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治理技术主要有3类:化学方
法,如加人硫酸钢杀藻、加人铁盐促进磷的流淀、加人石灰脱氮等,但是处理费用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方法,如疏挖底泥、引水冲淤、机微分离过滤除藻等但处理程度低,治标不治本:生物方法,如放养控菌型生物和生态浮床等(2)。
生物一生态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化降解有机物,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从面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与传统的化学、物理处理方法相比,该技术有以下优点:处理效果好;修复时间较短,人类直接暴露在这些污染物下的机会较少;污染物在原地敬降解,就地处理,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干扰少:成本低廉,仅为传统化学、物理修复费用的 30%、50%;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3]。
生态养鱼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鱼类的"下行效应"来管理富营养化潮泊水质,逐渐成为国际湖沼学领城的研究热点之一。所请下行影响,是指生态系统中较高营养级的生物对较低级营养级的生物乃至理化环境的控制或调节作用(4)。前苏联、欧洲、巴西以及我国等一些国家曾利用放养鲢等鱼类作为生物调控措施控制蓝藻水华,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58)。
放养鲢、鱼等鱼类,将水体中的氮、磷通过藻类和浮游动物这-食物链环节,将营养物质转化成鱼体蛋白。因此,对链、的捕捞,实质上是将氮、磷从水体中取出的过程。虽然大约有80%左右的食料通过消化排泄等途径,其营养物质仍被释放回水体,但鲢、筛鱼对藻类的利用率还可达到 20%。通过对链、髓鱼的合理放养和捕捞,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轻水中的氮、磷负荷。
生态养鱼在国内实践中应用
4
(1)生态养鱼在武汉东湖抑制蓝藻水华的应用。蓝藻水
至1984年间每年夏季出现蓝藻水华,1985年起突然消失。我国的刘建康和谢平等人对武汉东潮1985年至1999年 15a间未发生水华的现象进行了研究(3)。先后在东湖里进行了3个夏秋的围隔试验,采用放养鲢、辅鱼的方法来试图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生长,同时观察链继鱼放养量与水华现象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证明,在养鱼的围隔里,蓝藻的份额减少很多,而在不养鱼的围需里,蓝藻水华则生长得很好,已经出现微囊藻水华的围隔,在引进继或继鱼之后10~20d,水华即全部消失9。
谢平等人由此揭开了东湖水华消失之避,养继、端鱼的水域里不出现水华,是因为链筛吃掉了藻类,改善了水质,从而提出了利用链、端等鱼类来直接控制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5)。
(2)生态养鱼在宁波月潮抑制蓝藻水华的应用。2000年至2003年陆开宏、金春华等人,在宁波月湖等富营养化景观水体进行了罗非鱼等鱼类控制蓝藻水华的应用试验。宁波月湖是一个高度富营养化小型城市潮泊,水域面积9.0xl0m,平均水深3.2m。1999年4月起月潮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 2000年呈愈演愈烈之势。2001年和2002年潮区陆续放养鞋、筛、蚌后,蓝藻水华不再出现,浮游藻类年平均细胞数量分别比2000年下降67.5%和79.6%,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下降 48.6%和63.8%;蓝藻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 70.0%分别下降至22.1%和11.2%,水体透明度则由之前的 20~50cm上升至55~137cml*)。
试验表明在不投饵条件下,放养罗非鱼等鱼类不仅能控
制或预防蓝藻水华的发生,且对提高水体透明度,优化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生态放养的建议 5
通过生态养鱼来控制湖库的藻类,已成为当前湖库治理富营养化的热点。但是由于实施条件的不同以及不同水体生物操纵的效果和水质恢复后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差别,利用链、端等鱼类控制蓝藻水华还存在-些争议(8-),但这一技术已被证明是水富营养化湖泊水质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生态养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禁网箱养鱼,严格遵守非投饵性养鱼的原则,完全依赖潮库的天然饵料来实现自然养鱼。确保湖库水体水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作者简介:截雪查(1987~),女,福州人,项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
2016.NO.2.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