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城市污泥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进展

城市污泥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进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3.0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5 10:35: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城市污泥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进展 研究与探讨
传源南环境 R9722
城市污泥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进展
陈晓璐方圣琼潘文斌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持久性有机污象物是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地表径流和城市排水电会将POPs带入自然水体。简要介绍POPs的定义、来源、特性和环境行为,重点综述域市污况中POPs的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
关键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城市污泥纯化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3)02-009-03
近年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简称POPs)及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已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目前所知因人类活动面向环境释放出的污染物中,POPs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一类污染物")。它们会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案乱、酸坏生殖和免疫系统、诱发癌症、导致畸形、基因突变和神经系统疾病,产重威胁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1年5月23日签署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再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标志着人类全面开始削减和淘汰P0Ps的国际合作。2004年5月17日,(公约》在国际上正式生效,2004年11月11日在我国正式生效2)。首批被列人(公约》全球控制的POPs有12种(类),即杀虫剂:艾氏剂(aldrin),歌氏剂(dieldrin)、异歌氏剂(endrin)、氟丹(chlordane)、七氰(heptachlor)、灭蚁灵(mirex)、毒杀酚(toxaphene)、滴滴沸(DDT);杀菌剂六氧苯(hexachloroben-zene)和多氯联苯(PCBs);化学品的副产物:二暖英(PCDD) 和响(PCDF)3)。2009年5月9日,在日内瓦举行了(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同意减少并最终禁用9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的有毒化学物质,分别是α-六六六(α-HCB)、β-六六六(β-HCB)、商用五漠联苯醚(PentaBDE)、商用八溴联苯醚(OctaBDE)、开蓬(Chlorde-cone)、大溴联苯(HBB)、林丹(HCB)、五氰苯(PeCB)、全氟辛烷磺酸和其盐类以及全氟辛烷磺酰氟(PFOS)。目前,POPs 公约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化学物质已增至21种(2)
1POPs的来源及特性 1.1POPs的来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但其主要来源是人工合成,其中有机氧农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农药在杀虫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虽然许多国家现在已经停止使用持久性有机氧农药,但这些污染物质在环境中可以存留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多氯联苯(PCBs) 主要用作电器设备如变压器、电容器的浸渍剂和阻燃剂、充减高压电缆和荧光照明整流以及油漆和塑料中,是一种热交流介质;二暖英(PCDDs)和呋哺(PCDFs)来源于化工产品的衍生物杂质以及含氯废物楚烧所产生的次生污染物,来源包括城市垃圾、医院废弃物、木材及废家具的楚烧,汽车尾气、
有色金属生产、铸造和炼焦、发电、水泥、石灰、砖、陶瓷、玻璃“不工金
1.2POPs的特性
(1)环境持久性*)。POPs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通过生物代谢、光降解,化学分解等方法进行降解,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
(2)生物积累性。POPs是亲脂疏水性化合物,具有生物积累性,能在食物链中得到逐级放大(5)
(3)半挥发性和长距离迁移性。由于其半挥发性,POPs 会随着大气和水流以及动物迁徒等实现长距离越境迁移,重新沉降到地球其他地区,从而导致全球范围的污染传播。
(4)高毒性。包括"三致"效应、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POPs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而引起"雌性化"现象,严重危害生物体。
2POPs的环境行为
POPs在自然环境中以不同的形态存在:-部分积累于土壤中,会通过挥发进人到大气(3),雨水、雾气中的亚微颗粒物会吸附大气中的POPs,通过干湿沉降、降雨和地表径流均会将大气中的POPs带人城市污水体系;一部分存在于废水中,在废水处理过程申会部分转移到污泥中,不断得到浓缩:此外,处理后的出水也可能将POPs带人河流和海洋等沉积物中,最终使全球水环境受到POPs污染。
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其中的有机物易于生物降解,一般在下水道里就能够得到较好净化,城市污水的处理难度较小。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污水中人工合成有机物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其中毒害性有机物(如EDCs、PCBs)已经成为污水处理面临的新课题。城市污水中的POPs在处理过程中会向污泥转移,城市污泥中的 POPs也主要来自于雨水。大气中POPs的干湿沉降会将 POPs带人城市污水中,“防不胜防"的POPs污染使城市污水处理面临新的难题(5)。
城市污水中的POPs为痕量物质,研究污水处理过程中衰量POPs的行为具有一定难度。痕量POPs对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目前针对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POPs行为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在POPs的治理污案上也往往表现出弥补性和滞后性。
作者简介:陈晚路(1989~),女,湖北制州人,项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城流环境规划与管理。
2013.NO.2.
9
上一章: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汞元素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下一章:浅析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关文章

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监测技术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场地风险控制与环境修复 多环境介质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及环境行为 广西岩溶含水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研究 城市污泥与调理剂混合堆肥过程中有机质组分的变化 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环境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原子荧光法测量城市污泥中汞的研究 上海城市污泥在滨海盐渍土绿化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