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深圳地区人工填土的承载力评价及处理对策

深圳地区人工填土的承载力评价及处理对策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03.5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31 09:55:4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深圳地区人工填土的承载力评价及处理对策 ·214 ·
路基工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1年第3期(总第156期)
深圳地区人工填土的承载力评价及处理对策
陈继慧,姚建伟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430063)
摘要:随着铁路建设等级的提高,加上区域性岩土的特性,认为深圳地区人工填土的地基处理
措施的适宜性及施工工艺参数尚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大量的钻探、动力触探试验,以及物理力学试验的分析,并结合原位载荷对比试验结果,提出了深圳地区人工素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人工填土的承载力特性,并提出了人工素填土的处理对策。
关键调:厦深铁路;人工素填土;承载力;处理
中图分类号:TU453
0引言
文献标志码:A
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杂填土、素填土、冲填土,其特点是均匀性差、强度低、压缩性高。对于此类特殊土的利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如果对人工填土的特殊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且没有恰当的工程措施,则会给工程带来隐患或问题)。随着铁路建设等级的提高,加上岩土的区域性特性,对人工素填土的地基处理措施在深圳地区铁路工程中的适宜性及施工工艺参数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厦深铁路沿线人工索填土的大型载荷板试验,测试地基土的沉降,分析湿陷变形规律,操求沉降计算方法,以优化路桥方案及地基处理加固措施,确保
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1工程概况
厦深铁路深圳段人工填土地基超过20km,现阶段拟以路基或桥梁形式通过,局部为路堑。素填土地基土的空间分布、回填料性质、密实程度、厚薄程度
差异很大,物理力学性质各向异性明显"。 1.1场地工程地质
选择的代表性工点DK492+985.78~DK493 +178.82,在深圳市布吉镇境内,前接黄竹浪大桥,后接大树吓大桥,长约193m。试验点在一弃土场内,弃土场原为一山谷,已有3年的填筑历史,现在整个场地已基本达到堆土标高,仅边缘仍在堆倒弃土。填土平均厚度25m左右,局部超过30m,大部分场地堆填至现在标高已经历一个水文年;堆土过程中未进行分层碾压,沉降痕迹明显,表面有湿陷裂缝。通过
收稿日期:2010-0316
作害简介:陈继慧(1982-),女,湖北潜江人。助理工程师,硕
士研究生,从事铁路工程勘累设计。E-msil:pipisay@ 126.cm。
文章编号:10038825(2011)03021403
岩芯分析,整个场地填料成分复杂,包括花岗岩风化层、砂岩风化层、粘性土、建筑垃圾等。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
(1)填筑土:紫红色,干燥-稍湿,松散-稍密。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碎石土等,层厚19.2~26.6m。
(2)粉质粘土:黄揭色,硬塑。以粘粒、粉粒为主,层厚1.2~4.0m。
(3)场区下伏基岩为白垩系塘厦群(K,tn)粉砂岩、砂岩夹页岩,全-弱风化,其中全风化层厚2.5
~7.4m,强风化层厚1.6~11.5m。 1.2素填土的常规物理力学指标
选取填土土样进行室内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1。
表1素填士的常规物理力学参数
液性指塑性指粘
天然密度
含水
内障擦
压缩模
数l,力/kN角/(°)量/MPa
/(g·em-")率/%

1.9
28.6
0. 15
2原位荷载试验及分析
16.2
47
20
5.9
选取了四组代表性原位荷载,常规载荷3个,浸水载荷1个,具体试验位置为:DK493+068左5m(PL1),+074左5 m(PL2),+078中心(PL3), +074右1m(PL-4,浸水载荷试验),四个试验点的深度均为地面以下1m;其中,PL-1,PL-2采用 1m×1m方板,面PL3,PL=4采用0.6m×0.6m 方板。为了评价人工填土的水稳性能,还进行了浸水饱和条件下力学性能试验。图1、图2、图3分别为 PL-1,PL-2;PL-3的载荷试验结果。
通过图1~图3看出:三条试验曲线不尽相同;其中,PL-1和PL-3均存在明显的直线段,而PL-2 曲线呈圆弧状。对于此种人工填土,在没有以往载荷经验的情况下,任何单一确定承载力的方法都有失公允,对此,将采用拐点法、相对沉降法和双曲线拟合
上一章: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章:台风区村民居住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相关文章

碱渣、废混凝土改性淤泥质土作为路基填土的可行性研究 深圳市园林绿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源性缺水地区水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应用 西藏高寒地区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及对策 低风速地区风电场建设环保水保重要性及管理对策 重庆地区煤层气抽采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人工冻融土的工程性质研究:以安徽省淮南刘庄煤矿主井井塔地基为例 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