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进展综述、问题解析与提升路径初探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进展综述、问题解析与提升路径初探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72.3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4:03:5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进展综述、问题解析与提升路径初探 环境大视野
传源南环境 1881-727204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进展综述、问题解析与提升路径初探
赖力
(江苏省信息中心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国区循环化改造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关健标手。基于对国区循环化改造的骨景研究和进展分析,笔者对围区循环化改造实践进行了多样本案例研究,对改遗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共性普遍问题进行了述和制析,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出图区循环化改遗的制度优化提升路径,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调国区循环化改造产业共生物质流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A
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生成排放的集中区。区在创造了巨大国民经济财富的同时,也伴生着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环境等要素约束强化、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等突出问题,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已成为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途径。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通过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过程耦合和产业共生,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物耗水耗和能耗,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环境负荷和风险,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从实践来看,园区循环化改造还是新生事物,没有可照搬的发展模式或统一的运行标准引导,相关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也需不断完善,基于这个思路,本文通过广泛调研和案例分析,分析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现状和间题,挖掘其中的难点和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背景 1
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对传统园区发展模式的扬弃,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与度弃物安全处置,其本质内涵是对园区资源配置模式和利用方式的革新,按照生态学原理科学高效配置资源,优化区物质循环流动引起的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寻求高效、安全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经济路径。2012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系统性提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原则、思路、目标和任务,明确提出了 50%国家级园区和30%省级园区的改造目标,涵盖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产业链接、资源利用、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运行管理等7方面改造任务。从2012年到2015年,4年间国家累计支持了近100家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同时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方也积极推动了省市示范试点工作。整体来看,园区循环化发展已成为当前国内循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
园区循环化改造是国内提出的概念,其内涌涉及生态学、技术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需配合使用物质流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空间区位分析、价值流分析、环境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方法
文章编号:1672-9064(2016)01-059-03
工具,是一门系统科学2)。不同于产业生态学或生态工业园区,仿照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生态链系统,通过企业间系统耦合,实现对环境污染最小化和资源高效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要求物质流和和价值流的双轮循环。目前,学界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模式、评价和路径研究。如方龙提出了循环化改造一般范式的5项进程,并据此提出园区循环化改造水平的评价体系3。罗恩华引人PEST、SWOT、物质流分析3种方法对园区进行潜力识别,研究费出这3种方法在园区循环化改造中的应用框架及方法4;。王岩等提出创新建立园区企业动态联盟设想3,分析了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资源与环境的生态耦合途径和类型6。余英英探索提出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新型模式,并提出了广设立综合信息平台中心的思路7]。上述研究的局限包括:模式经验总结多,间题和矛盾剖析少;零星制度创新点提出较多,系统性政策创新体系缺乏;现状分析和规划先导研究多,过程跟踪、动态评估少:物质流分析评估多,价值流、信息流等要素集成分析
少;个案分析推演多,综合性、归纳性研究较少。 2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现状综述和问题解析 2.1现状
循环化改造园区的东西部区域差异大、产业类型丰富、产业重点各有干秋、循环化改造各具特色。改造过程中,各示范园区围绕自身特点,科学探索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的征环链接。总体来看,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的总体绩效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具体来看:一是探索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发展模式和案例,既有综合性的产城一体化园区,也有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少特色发展模式,如物质流循环挖掘模式、关键补链项目引导发展模式、产品代谢链发展模式、工农复合循环模式、服务型经济循环模式等;二是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的持续推进,一定程度地缓解了资源环境的瓶颈与制约作用,资源产出率得到显著提升,能耗物耗强度持续降低,污染物排放有显著下降;三是体制机制创新有了一定的探索,切实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找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
基金项目:太湖水污染治理专项资全(第入期)管理类科研课题(JSZC-G2014-211)太潮流域工业国区情环化改造管理办法研究作者简介:赖力(1980-),男,南京人,博士,制研究员,从事低碳经济和据环经济研究。
2016.NO.1.
59
上一章:氧化稀土清洁生产工艺研究 下一章:生物炭的不同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研究

相关文章

DB14/T 2267-2021 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指南 循环经济视角下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机理与路径选择研究:以煤炭产业为例 企业价值提升的机理与路径:基于中国建筑企业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证研究 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测度与路径研究:以浙江为例 T/SERSA 018-2023 零碳产业园区实施路径规划与评估 化工机械防腐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研究 轧机提升液压子系统的优化与改造 基于南通市模具行业协会的社会组织能力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