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大豆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6.9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09:58: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大豆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林科研
大豆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宋志华
(木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木兰151900)
·267·
摘要:大立,有及其车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民喜爱,内里蛋自质舍量很多的直科类植物。大豆苗期客易出现病虫害,例如大互根扇病、大互差萎病、大豆竭纹病等可致使苗粘条折从而引起产量降低的危害。本文着重研究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病害、虫害,并阐述现有较为合理的措施,为今后的防治措施提供思路。
关键调:大立:虫害:防治
1病害
1.1大豆根腐病
约长一毫米,后转换成淡黄色。继面发育成体长14毫米以上的乳白色幼虫,呈弯曲弓形。
1.1.1症状。大豆根腐病是目前大豆生产上危害较重的病害之
2.1.2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为在田间经常利用成虫喜欢灯光的特有性使用黑光灯引诱并杀死大批量成虫。
一,由多种病原菌混合侵染,例如镶刀菌、腐莓菌等,经常在大豆苗
期发病。其细菌来源大多是土壤,也有可能是得病残留的病菌经历冬天存留下来的,在次年春季播种后塞宽欲动,引起病症。而播种时间也会影响播种受侵蚀程度,若早播种会由于温度过低而加速病症发展,而晚播种会使发病率降低
大豆患根属病的主要特征是植株生长不高甚至低于平均植株高度且体型瘦小,茎处分节较少面且纤细,植株种子的存活率和重量也相应减少引起相应减产。
就当下来说,大豆根腐病三大主要症状是种子三个不同时期的腐烂,分别是种子期、萌发期、幼苗期。种子期遭病会使种子变软,停止生长阻碍萌发并出现白色靠层:种子萌发期遭病会导致畸形并产生褐色最终枯死;幼苗期遭病使根部出现不规则病斑,颜色为浅褐色或者红褐色、暗褐色条斑
1.1.2防治措施。大豆根腐病可由药剂进行预防,其中最有效的
在成虫没有大量累殖时提前喷酒药物进行预防,尽量把握好喷药的时间,大约为下午1-3点,这个时闻黑绒想金龟刚刚出土,若天气晴朗无风无雨,成虫出动了更高。喷药次数应控制好,每隔3-4天
喷酒一次,--日最好喷酒两到三次。 2.2大豆抱囊线虫病
2.2.1大豆抱囊线虫病特征。大豆抱囊线虫多依附于大豆根上,直接损伤根部,被伤害植株会发生植株矮小、叶片变黄色等症状。由此,这种病症又被称为黄萎线虫病,当症状特别严重时,大豆植株发生大面积的枯萎泛黄,样子像被火烧过了一样,危害及其深人且严重。这种大豆抱囊线虫会在重茬地段发生面积大面普遍,一般被寄生后,根部发育不良,根瘤逐渐稀少而须根增多,表皮因干枯而龟裂,非常容易被其他病菌接连寄生并导致植株提前枯萎致死。
2.2.2大豆构囊线虫病防治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玉米和小麦
就是种衣剂,其中成分可添加一些药剂让改良中的种衣剂具有杀
进行轮作,其轮作年份越长效果则越好,其次加强对裁培的管理,在
虫、杀菌两种混合功效。在根离病独立发生的地区则可用特效"根保
特定时期适当的增加施一此有机肥和水分灌溉,在增强土壤内部肥
剂"择种,亦可减轻危害。
此外,还可以进行作物轮作减轻土壤中携带的菌类,经常轮作的是玉米、麻类等作物,这能有效预防大豆根腐病。与其方法类似的方法还有经常性翻耕土填耕层,使其有空气进人,疏松土质减少积水,缓解病情。另外,在播种时应该选用饱满、健康的质量较高的种子,最好浸泡过(2.5%适乐时悬浮剂200毫升加500-700毫升水)在土壤温度合适的时候进行播种,深度做好不要超过五厘米,降低幼苗在种子萌发期间被病菌侵蚀的几率。
1.2大豆差萎病
1.2.1症状。在大豆幼苗较矮小的时镁,大豆差菱病在大豆幼苗任何部位都可以侵染并造成严重伤害,并导致幼叶在发育早期死
1.2.2防治措施。现如今对这种病症的治疗措施尚未有深人研究,所以尽量选用不带病种子。其他措施,类似建立隔离无病田留种、轮作、拨出并处理患病株都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也是防治的重要措施。
1.3大豆褐纹病
1.3.1症状。大豆褐纹病主要作用于幼苗期叶片,在叶上形成黄褐色圆形病斑,后期则在枯苑上形成轮纹,在叶片正反面散乱分布小黑点,造成早期叶片脱落。
1.3.2防治措施。现有措施为进行轮作,大面积降低田间的病菌分布,或者在之前就用福美双或多菌灵进行种子搅拌,用量为种子量的0.3%,就可有效防治此病。
2 虫害
2.1黑鳃绒金龟甲
2.1.1症状及形态特征。近年来危害大豆苗期产量较为巨大的害虫是黑绒鳃金龟甲,其侵害食物复杂,包括烟草、向日葵等作物、危害方式为直接将生长点咬断基至将幼苗在地面上的部分全部吃完,致使毁灭性的打击,但幼虫不会造成危害。
其成虫躯体长度为6.2-9.0毫米,宽度为5.0-6.0毫米,颜色深遮黑偏紫,触角赤褐色并分将近10节。由初期乳白色的圆形卵
万方数据
力的同时,增强土壤水分,打造一个抵御大豆袍囊线虫正常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帮助植株更加健康的生长,降低大豆产量损失率。
2.3大豆根塑
2.3.1大豆根组特征。大豆根姐又名大豆根潜蝇,有特定危害品种:大豆,其幼虫会哨食大豆幼苗的底部,打通一个洞穴通道,还会在通道中排泄遗留粪便,导致大豆底部开始感染腐烂,严重时会使幼苗枯死。尽管大豆根组繁殖率不高,每年仅紧殖一代,但其蛹常置于大豆根部土缝中过冬,然后在条件适宜时羽化成虫并在大豆根部产卵孵化幼虫,很难预防。
2.3.2大豆根塑防治方法。防治方法为在其成虫时期进行喷雾防治.在成虫数量太多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而在幼虫预防期用40%乐果乳油喷酒预防,施放量为种子量的0.7%,边喷边拌。
3结论
在国内,大豆病虫害防治研究进展的研究比较迅速,在国际上亦如此。然而总体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整体出发及各个体系考核,这个整体的运作效率还是不高,尚且有些许地方需要改进和深人研究。例如选用抗病虫性强的高产量品种,研究无副作用的生物制剂做好大豆培养保护工作。建立并完善在不同环境中各种有害生物相结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艳秋.大豆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王秋荣等.阅任沛呼伦贝尔地区大豆有害生物的研究与治理[3]陈申宽.陈中宽三十年教学科研成果荟革
[4]武逆红,曹额霞.大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
上一章:基于MATLAB的自适应工频信号的陷波器仿真分析 下一章:黑龙江省依兰地区上古生界黑龙江岩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探讨

相关文章

DB41/T 1479-2017 豫南粳稻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42/T 893-2013 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技术规程 种子药剂处理 T/YCXH 67-2023 横山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DB1309/T 230-2020 夏大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CNZC 0006-2022 坛紫菜育苗期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T/CNZC 0006-2023 坛紫菜育苗期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309/T 200-2017 玉米苗期害虫防治技术规程 DB37/T 3373-2018 玉米苗期玉米蓟马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