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65.020.20
CCS B 16 DB3705
东
营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705/T 26—2024
大豆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in soybeans
2024 - 11 - 08 发布
2024 - 12 - 08 实施
东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705/T 26—2024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防治原则 ........................................................................... 1
5 防治对象 ........................................................................... 1
5.1
主要病害 ....................................................................... 1
5.2
主要虫害 ....................................................................... 1
5.3
主要草害 ....................................................................... 1
6 防治技术 ........................................................................... 2
6.1
植物检疫 ....................................................................... 2
6.2
农业防治 ....................................................................... 2
6.3
理化诱控 ....................................................................... 2
6.4
生物防治 ....................................................................... 2
6.5
化学防治 ....................................................................... 3
7 档案管理 ........................................................................... 3
附录 A(资料性) 大豆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常用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 ....................... 4
I
DB 3705/T 26—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东营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制定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广饶县农业行政执
法大队、东营市科技馆、广饶县陈官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东营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东营市
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静、王红梅、纪勇成、曲学勇、李美、王金涛、徐书培、刘彩莲、苏晓玮、
李妍妍、栾辉、刘芳、张娟娟。
II
DB 3705/T 26—2024
大豆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原则、防治对象、防治技术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理化诱
控、生物防治等措施,适期进行化学防治,将大豆病虫草害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之内。
5 防治对象
5.1
主要病害
大豆常见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霜霉病、花叶病毒病、叶斑病、孢囊线虫病等。
5.2
主要虫害
大豆常见虫害主要有甜菜夜蛾、棉铃虫、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点蜂缘蝽、蚜虫、豆天蛾、造桥虫、
豆小卷叶蛾、斜纹夜蛾、烟粉虱、蛴螬等。
5.3
主要草害
常见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稗草、狗尾草、芦苇等,常见阔叶杂草主要有马齿苋、铁苋
菜、反枝苋、藜、刺儿菜、苍耳、田旋花、龙葵、葎草、苘麻、鳢肠、马泡瓜等,以及香附子等莎草科
1
DB 3705/T 26—2024
杂草。
6 防治技术
6.1
植物检疫
禁止从疫区调运种子。不同区域相互引种、调种时,应严格遵从《植物检疫条例》。
6.2
农业防治
6.2.1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优良的抗(耐)病虫品种,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播前严格精选种子,清除病粒、虫粒。 大
豆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的要求。
6.2.2 合理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 3 年以上的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在盐碱土或孢囊线虫病发生较重区域,实行
5 年以上的轮作。在大豆食心虫发生严重区域,与上一年豆茬种植地应保留 1000 m以上间隔。
6.2.3 合理施肥
合理施用氮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补充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结合整地基施腐熟
有机肥 1000 kg/666.7 m
2~2000 kg/666.7 m
2、磷酸二铵 15 kg/666.7 m
2~20 kg/666.7 m
2。开花期追
施硝酸磷肥 7 kg/666.7 m
2~8 kg/666.7 m
2。鼓粒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0.1 kg/666.7 m
2或尿素 0.6
kg/666.7 m
2,充分溶解过滤后喷洒在大豆叶面上。施肥应符合 NY/T 496 的要求。
6.3
理化诱控
6.3.1 灯光诱杀
在鳞翅目害虫成虫发生期(6月~9月),每2 hm
2~3 hm
2安装1盏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灯高1.5 m
左右,呈棋盘式分布。视虫情于每日18时开灯,次日6时关灯,并视诱虫情况及时清理残虫。杀虫灯应
符合 GB/T 24689.2-2017 的要求。
6.3.2 性信息素诱控
在棉铃虫、大豆食心虫或豆荚螟等害虫成虫羽化初期,悬挂放置特定诱芯的性诱捕器,悬挂放置特
定诱芯的性诱捕器5套/666.7 m
2~6套/666.7 m
2,诱捕器底部高于作物顶端10 cm~20 cm,视诱虫情况
及时清理残虫、更换诱芯。
6.3.3 粘虫板诱杀
在大豆蚜虫始发期到盛发期,悬挂规格为20 cm~25 cm或25 cm~30 cm黄色粘虫板30块/666.7 m
2~
50块/666.7 m
2,粘虫板高度要保持高于植株10 cm~20 cm,视粘虫情况及时更换粘虫板。
6.3.4 食诱
在棉铃虫、甜菜夜蛾、大豆蚜、烟粉虱、食心虫、豆荚螟等成虫高峰期,采用田间条带法洒施食诱
剂诱杀。
6.4 生物防治
2
DB 3705/T 26—2024
6.4.1 释放天敌
在大豆食心虫和豆荚螟产卵高峰期,用植保无人机搭载蜂球释放器释放2万/666.7 m
2~3万/666.7 m
2
头赤眼蜂1次,放蜂前后一周禁止使用化学杀虫剂。
6.4.2 生物农药防治
播种前,用 2%宁南霉素水剂 60 mL/666.7 m
2~80 mL/666.7 m
2拌种,200 亿 CFU/克苏云金杆菌 HAN055
可湿性粉剂 3000 g/666.7 m
2~5000 g/666.7 m
2沟施,防治大豆根腐病与孢囊线虫病。在豆天蛾卵孵初
期,用 16000 IU/mg 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00 g/666.7 m
2~150 g/666.7 m
2叶片均匀喷雾防治。大豆
食心虫、豆荚螟初孵幼虫亦可喷施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
6.5
化学防治
6.5.1 用药原则
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避免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施药宜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
4点后,避免午时高温、大风天气施药。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NY/T 1276 的要求。按
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大豆主要病虫草
害化学防治常用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见附录A。
6.5.2 种子处理
播前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药剂进行拌种、包衣,或选用包衣种子,防治大豆根腐病、胞囊线
虫病等根部病害,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大豆蚜等苗期害虫,必要时可对购买的已包衣种子进行二次包衣。
包衣种子应符合GB/T 15671的要求。
6.5.3 化学除草
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为主、苗后定向茎叶处理为辅的防除策略,一般大豆播后1 d~2 d进行
土壤封闭。土壤封闭效果不理想的,可在大豆2片~3片复叶,杂草2叶~5叶期,采用化学农药兑水进行
茎叶喷雾防治。
6.5.4 病虫害防治
根据大豆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发生规模,选择适当时期施药防控。大豆出苗至分枝期,主要防治蚜虫、
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大豆开花结荚期,主要防治食心虫、豆荚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点蜂缘蝽、叶
斑病、锈病等;大豆鼓粒期,主要防治食心虫、豆荚螟、点蜂缘蝽、叶斑病等。
7 档案管理
建立病虫草害防治档案,详细记录农业投入品购销、使用以及农事操作等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档案
保存期不少于2年,资料应有专人保管。
A
3
DB 3705/T 26—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大豆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常用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常用农药品种及用量 防治方法
根腐病 播前 1.400 g/L萎锈·福美双悬浮剂1:154~200(药种比) 2.35%噻虫·福·萎锈悬浮种衣剂500 ml/100 kg~570 ml/100 kg种子 3.63 g/L 精甲·咯菌腈悬浮剂 300 ml/100 kg~400 ml/100 kg 种子 4.1%苯甲·嘧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1000 ml~1250 ml/100 kg种子 5.350 g/L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1:1250~2500(药种比) 6.11%氟环·咯·精甲悬浮剂200 ml/100 kg~400 ml/100 kg种子 7.20.5%多·福·甲维盐悬浮种衣剂药种比1:60~80种子 拌种 或 包衣
立枯病 70%噁霉灵种子处理干粉剂100g/100kg~200g/100kg种子
叶斑病 病症发生前或初 期 1.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ml/666.7 m 2~40 ml/666.7 m 2
2.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30 ml/666.7 m 2~60 ml/666.7 m 2
3.17%唑醚·氟环唑悬浮剂40 ml/666.7 m 2~60 ml/666.7 m 2 以上药剂兼治锈病、茎枯病、炭疽病、霜霉病和细菌性斑点病。 茎叶 喷雾
炭疽病 病症出现前 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 g/666.7 m 2~133 g/666.7 m 2
锈病 病症发生 初期 1.300 g/L 苯甲·丙环唑乳油 20 ml/666.7 m 2~30 ml/666.7 m 2
2.250 g/L 嘧菌酯 40 ml/666.7 m 2~60 ml/666.7 m 2
蚜虫 低龄 幼虫期 1.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 5ml/666.7 m 2~9 ml/666.7 m 2,兼 治点蜂缘蝽、造桥虫 2.4%高氯·吡虫啉乳油30 g/666.7 m 2~40 g/666.7 m 2,兼治斜纹夜蛾
甜菜 夜蛾 低龄 幼虫期 1.10%甲维·毒死蜱乳油55 ml/666.7 m 2~60 ml/666.7 m 2
2.20%高氯·辛硫磷乳油80 ml/666.7 m 2~120 ml/666.7 m 2
大豆食心 虫、棉铃虫 食心虫成虫 盛发期、棉铃虫 幼虫期 1.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 ml/666.7 m 2~20 ml/666.7 m 2 2.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5 ml/666.7 m 2~20 ml/666.7 m 2
豆荚螟 初孵幼虫期 20%氰戊菊酯乳油 20 g/666.7 m 2~40 g/666.7 m 2,兼治豆荚螟、食心虫
一 年 生 禾 本 科 杂 草 及 部 分 阔 叶杂草 播后苗前 1.50%噻磺·乙草胺乳油80 ml/666.7 m 2~100 ml/666.7 m 2 2.72%异丙甲草胺乳油120 g/666.7 m 2~170 g/666.7 m 2 3.50%乙草胺乳油110 ml/666.7 m 2~180 ml/666.7 m 2 4.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 ml/666.7 m 2~85 ml/666.7 m 2(夏大豆田) 80 ml/666.7 m 2~120 ml/666.7 m 2(春大豆田) 土壤 喷雾
杂草2叶~5叶期 1.可用24%精喹·氟磺胺微乳剂40 ml/666.7 m 2~80 ml/666.7 m 2
2.150g/L精吡氟禾草灵50 ml/666.7 m 2~70 ml/666.7 m 2
3.5%精喹禾灵乳油70 ml/666.7 m 2~80 ml/666.7 m 2
4.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5 ml/666.7 m 2~35 ml/666.7 m 2
5.240g/L烯草酮乳油30 ml/666.7 m 2~40 ml/666.7 m 2
茎叶 喷雾
一年生阔 叶杂草 播后苗前 7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 1.5 g/666.7 m 2~1.8 g/666.7 m 2
土壤 喷雾
杂草3叶~5叶期 1.10%乙羧氟草醚乳油40 ml/666.7 m 2~60 ml/666.7 m 2
2.240 g/l乳氟禾草灵乳油25 ml/666.7 m 2~30 ml/666.7 m 2(夏大豆田)、
30 ml/666.7 m 2~40 ml/666.7 m 2(春大豆田)
3.480 g/l的灭草松水剂150 ml/666.7 m 2~200 ml/666.7 m 2 4.250 g/l氟磺胺草醚水剂100 ml/666.7 m 2~120 ml/666.7 m 2
茎叶 喷雾
播后芽前 80%唑嘧磺草胺 3 ml/666.7 m 2~5 ml/666.7 m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