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10:13: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64·
科技论坛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王春雨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商要:本文在介绍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了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并从持续性、生态性、公益性,协同性以及公商
平性对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环境维度、创新维度、制度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和财务维度五个方面构建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
关键词: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概述
论,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今天,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升到全人类共同发展战略,已普退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并推行,
从系统角度面言,供应链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
社会公共利益与环境保护在内的营销方式。如积极推行IS014000环境体系认证、产品包装上推广"绿色环保标志”、制定包括环保支出在内的绿色价格等。绿色经营理念的引人使得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以更其有可持续性的方式完成,有利于满足环境友好性需求。
2.3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内润
公益性是指供应链积极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参加各种公益活
系统,没有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
动,加强供应链伦理建设力度。供应链伦理是指:供应链及其成员在从
现。供应链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其可持续发展状况不仅决
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且决定其质量与可持续性。供应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主体,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基于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2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供应链,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论文在息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将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通过完善供应链运营机制、协调各方利益,满足顾客可持续地需求,不断提高供应链发展的稳定性、成长性和创新性,同时兼顾与供应链运行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涌。a.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mess)。b.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Sustainability)。c.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Common)。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依据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解析为持续性、生态性、公益性,协同性以及公平性。
2.1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内涵
持续性是指供应链其有持续造血功能,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其发展不能超过供应链内部支持系统及外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获得依赖于供应链内部个节点供应链中宽松和谐的学习及工作环境,完备的激励机制,以及其为各级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等。宽松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可以培养组织成员的持续学习及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持续性的人力资本;持续性的人力资本促使供应链自身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完善的激励机制和丰富的培训机会,有利于提高和巩固组织成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2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内涵
生态性是指供应链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引入绿色经营理念。从原材料选择到产品废弃物的排放及再循环利用,始终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置于供应链发展战略的中心地位,通过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手段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供应链所遵崇的文化是绿色文化,它不仅包括传统供应链文化所注重的信仰意识、形态价值与规范等,更强调文化的绿色化,要求供应链员工要为保护环境承担自已的责任并付诸行动。供应链的技术创新滴盖了绿色创新理念,它强调在技术创新过程的每一步都要贯彻绿色的要求,即不仅要最终生成绿色产品,而且从创新源, R&D投人到设计、制造和销誉都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争取把污染降至最小。与传统技术创新相比,绿色创新其有生态性、人文性和预防性的特点。供应链所倡导的营销方式是绿色营销,它是指供应链产品和服务应实施一种旨在兼顾供应链利益、消费者与市场需求、
事供应链经营活动时一贯遵循的道德准则及价值观。它包括正确处理供应链的环境保护间题、公司改革重组引发的裁员和冲突间题,供应链内部种族、民族、性别冲笑间题,员工隐私间题、跨国经营中的则赔间题,掠夺性不公平,不正当竞争间题,知情者内部交易间题,反托拉斯法间题等。供应链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主动承担起供应链的社会责任以满足法制法规、道德、习俗等社会环境的要求,
2.4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性内通
协同性是指供应链与竞争对手之间加强合作,实现双赢或多赢,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的思维方式应从对立竞争思维转变为合作竞争思维,供应链与竞争对手有共享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存发展的权力,单个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妨碍基至断送其他相关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和代价。
2.5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内源
公平性是指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应该体现代际公平原则。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当前需要的满足应该以不损害供应链各利益相关者的未来需要为代价。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应保证供应链所需资源的持续利用及相对稳定的资源基础,应保持盈利的持续增长及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
3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 3.1环境维度
经济学的角度认为,供应链运行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围绕这一原则下的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等经济数量指标一直是评价供应链发展的惟一标准,从根本上说还是源于发展等于增长这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面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包括供应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包括供应链对社会、环境、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供应链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整个宏观经济的一部分,它的运营要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供应链的长期运营依赖于与政府、顾客、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考察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性不仅要重视供应链的经济数量指标,更要重视供应链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程度,后者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环境维度主要由供应链的环境意识、供应链的社会贡献、供应链整体形象、供应链的社会责任及和谐度等因素构成。
3.2创新维度
创新性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之一,是供应链打破发展障碍,重新获得活力的重要法宝。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本质上看是供应链的一种持续创新能力。提出技术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对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
上一章:冷链物流体系中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 下一章:经营性国有土地和工业性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政策的历程研究

相关文章

数学素养新思维:儿童数学素养内涵发展与评价的研究 DL/T 1384-2023 电力行业供应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及代码 SZDB/Z 164-2016 基于追溯体系的预包装食品风险评价及供应商信用评价规范 BIM的内涵及工程应用研究 工业企业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FZ/T 07005-2020 纺织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制造业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评价体系研究 RB/T 090-2022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绩效评价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