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马铃薯地膜覆盖与大棚栽培技术

马铃薯地膜覆盖与大棚栽培技术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6:14:5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马铃薯地膜覆盖与大棚栽培技术 农林科研
马铃薯地膜覆盖与大棚栽培技术
于恒
(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黑龙江齐齐哈尔162116)
摘要:地膜覆盖和大棚载培技术是高产早热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此进行了评细的分析关键词:岛铃著;地膜覆盖;大机;载培技术
在高寒、千旱地区用地膜履盖栽培马铃薯比大田增产30%左右,商品率提高22%左右,较一般露地载培早熟15-20d
1马铃著地膜覆盖增产的原理
1.1提高了土壤温度。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土琅温度,地膜覆盖比不覆盖的地表温度平均提高3℃,地下温度平均提高2.4℃,尤以生长前期最为明显,后期仅分别提高1.1C和1.4℃。温度的提高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和块茎的膨大,是早熟高产的重要原因。
12保、保肥、土壤疏松。地膜覆盖后减少了水分蒸发,固此土壤含水量比露地裁培的要高。同时,覆盖后减少了土琅养分的挥发,固而比不覆盖的土壤肥力高,而且覆盖后减少了风雨冲击和人、畜、机械等碾压,保持了良好的土壤结构,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发育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与氮素的硝化作用,更好地满足植株生育的需要
13促进生育,使植株的一系列物侯期提前。由于地膜覆盖后提高了十境的温度和湿度状况,有利于柏株的发育,所以使植株的一系列物候从出苗到成熟均比露地裁培的早了许多,因而也表现出早熟的特点,既能早上市,又能增加经济效益
2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
2.1.1选地与整地。地膜裁培马铃署一般要求地势应平坦,缓坡5°-10°,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水源,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应作到深翻(30cm)、细整、细杷,使土壤达到深、松、平、净的要求,达到无土块、无根茬、无杂草,土壤绵实,地面平整,以保证作望和覆盖质量。2.1.2选用良种。种地膜马铃薯选用的良种,不但要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结薯集中,薯大而整齐发特性,而且要求是抗病的早熟品种,尤以良种的脱毒小种薯为最好。2.13催切块。特种要平铺于室内,在日光下均匀分布,块茎堆放厚度以2-3层为宜,催芽时要翻动,达到白芽变绿色,芽长不超过0.3em(芽长要削掉)。催芽时间为20~30d,催芽温度15C~18℃,每亩用种量150kg左右,劳块大小以40g左右为宜。切块时要注意利用项芽优势,将密集的顶芽切开,每块有1-2个芽眼。切块时应对切力用高锰酸钾或其他消毒液消毒,为防止传染病原菌,切好的薯块用60%甲拌磷乳油喷撒拌种,100kg种薯用30ml甲拌磷乳油兑水1.5kg,喷在种块上,堆问数小时,晾干后播种。
22起垫插播种
22.1施肥。地膜马铃薯校培为全生育期覆盖地膜,要一次性施足底肥.保证马铃薯生长期对养分的需要。肥料以农家肥为主,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kg,再接配方施肥的要求补充磷、钾及微量元素。按目前农户的施肥水平(中等地)海计划产量2500kg,每再施尿系18-20kg.过薄酸钙24kg.硫酸10kg左右。2.2.2起基播种。按面宽70cm,辈沟宽20cm,高20cem起荃。在望面上开双沟,沟内施底肥。有机肥和化肥要混合均勾,底肥施人沟内后再撤一层细土,以防化肥接触种皮,造成薯皮芽眼受害或质烂,失去发芽能力。为防治地下害虫.插播前用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g加水稀释,而后拌人35kg细土中,制成毒土,撤于播种沟内,然后按33-35cm的行距,23-25cm的株距摆放种块,地旱时芽眼朝上,地湿时芽眼期下,覆土10em后,用拍板轻拍垒面,以防吊苗。然后将除草剂0.5kg,兑水75kg,或用"甲草胺"除草剂0.2kg,兑水 75kg喷酒于垒面,再用120cm宽,0.005~0.008mm厚的地膜覆盖望面,地膜一定要铺好扯平,紧贴地面。然后把两边的地膜压入土内约8em 深,每隔3m左右,在地膜上边作一道土横染,防止大风揭膜。若覆膜未紧贴地面,膜面未压土块,放苗口未封严实,膜面有破口,通风透气,则为杂草生长创造了条件。
2.3田间管理
2.3.1放苗。当80%左右的薯苗露出地面时应及时破膜放苗,做到
-181-
先出的先放,后出的后故,否则膜内温度高会烧伤薯苗,如果空气温度较低,出苗不整齐时,应该改绿苗不敏黄苗,放大苗不放小苗.适当推退放苗时间,避免薯苗受凉。放苗后苗孔应用土封死.注意在晴天中午不宜放苗,以防因温度高而造成烧苗。2.3.2合理藻水,坚持勤浇,促中间的原则。苗期不灌,后期按灌。现蕾期灌一次水,以利于块茎形成,盛花期需水最迫切,应及时谨1-2次水,保证块茎感大对水分的需要,此时,如干旱、半旱、缺水,不但会导致大幅度减产,而且还会形成形薯块,每次灌水应控制水不能净垫面。2.3.3覆膜能增温保摘,使士壤微生物活动加快,分解释放大量养分供给地上茎叶生长,因面容易出现茎叶徒长,大薯率低的现象。所以在现蕾初期,用15%多效唑40g/亩,兑水 40-50kg喷雾,能有效抑制徒长和疯长,有利于促进薯块的膨大,并能增产20%以上,大薯率提高13%以上。2.3.4及时叶面喷肥。地膜马铃薯追肥比较困难,但为保证块茎影大期不脱肥,应在整花期及时叶面喷肥 1-2次,以磷酸二氧钾和量原丰产素液肥常量混合喷施效果较好。
2.4适时收获
马铃薯收获可在块茎影大后的任何时间进行,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掌握。就地上市销售时可分批收获,陆续上市。远销时适当退收,一次收挖并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板损伤,保持薯皮完整。收获后尽量避免见光,防止表皮变绿
3马铃薯大棚载培技术
采用三膜马铃薯裁培,可有效防御早春低湿和早霜的危害,实现早播早收,创高产,抢市场,争效益的目的。
3.1品种选择:选用早熟或极早熟品种,如超白、早大白、费乌瑞它等脱毒优良种薯
3.2上膜烤地:2月上旬给棚架上扣棚膜,烤地待用。
3.3种薯催芽:2月中旬在室内进行光浴芽,待薯块芽长1-2cm,芽变成浓绿色时,将种薯切成50g左右的芽块,拌草灰后播种。用小整署播种神时,选择50g左右的脱每小整薯,在播前2个月,单层摆放在有较弱光照的室内进行催芽,项劳要期上摆放,室内温度保持在4℃-7℃,低于0C时要加盖草、地膜等进行保温,促使形成紫色至深褐色的短壮芽
3.4播种与合理密植:按垒面宽75cm起望,按中等地计划产量 2500kg,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24kg,碳酸氢铵60kg,硫酸钾10kg,锌肥1kg,硼肥0.5kg。
3.5覆盖地膜与扣棚:播种后覆土压实,喷酒除草剂0.5kg或用"拉索"除草剂0.2kg),兑水75kg,再进行覆膜。覆膜后要立即扣棚,一股每两辈扣一小拱棚,小拱棚用较小的竹竿能撑起农膜即可,要求不严格,并且一边农膜可自由活动。
3.6由间管理:当有50%的苗子出土时,应打孔破膜引苗,以防烧芽,并用土将孔封严。此后,每隔3-5d破膜1次,至苗子出齐。此时,小拱拥膜要登据夜盖,棚温白天在气温20℃以上时,每天上午9时,打开大棚两端通风,下午3时左右封日.棚温控制在18℃-21℃,地温保持在16℃-20℃,夜间温度保持在12℃-15℃。
3.7病虫害的防治:危害拱棚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是晚疫病,应注意通风透气,降低内温度,发现病株及时拨掉,并喷施75%瑞毒需可湿粉剂1000倍液,连续喷3~4次,用1:1000的波尔多液每隔15d喷1次直到收获。危害马铃薯的主要害虫是地老虎、金针虫等,可在插前土壤中撤辛硫磷颗粒剂消灭地下害虫。
参考文献
[1]罗守明.早券塑科大棚地联马铃落载培技术四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3)
[2评玲芬.马铃薯地膜覆盖载培技术种子科技,2011(7)
上一章:高速铣削刀具悬伸量的试验研究 下一章:HPLC法测定复方银杏叶口服液中槲皮素的含量

相关文章

DB41/T 1988-2020 早春大棚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DB4114/T 147-2020 马铃薯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DB6108/T 22-2021 沙地夏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1782-2012 地膜覆盖马铃薯早熟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2357-2016 二季作物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长期施肥与地膜覆盖对棕壤交换性钙、镁的影响 DB32/T 3632-2019 大蒜地膜覆盖栽培及地膜回收技术规程 DB1307/T 009-2022 烤烟地膜覆盖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