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垃圾填埋场中防渗衬里研究与分析

垃圾填埋场中防渗衬里研究与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6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16:04:5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垃圾填埋场中防渗衬里研究与分析 ·238-
垃圾填埋场中防渗衬里研究与分析
孙雪景王占华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长春130118)
工程科技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堆圾填埋场中基于粉煤灰的改性粘土的防渗性能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重点论述了制备粉煤灰改性粘土试样实验和基于粉煤灰的改性粘土的变水头渗造实验。本文的实验结论为极填理场基于粉煤灰的改性粘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改性粘土:粉煤灰:防渗性能实验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加速,在
表1防渗层渗透系数结果(粉煤灰掺入比例为10%)
城市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在急剧增加,生活垃圾的处理间题成
水头起始水头终时间
为目前吸待解决的间题之一。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中以卫生填埋法作为其主要处理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间题,主要表现在垃圾渗滤液所造成污染间题。本文针对上述间题对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开展研究,主要采用向天然粘土加人粉煤灰这使其性质进行改变以解决开裂、解体等间题
1垃圾填埋场中基于粉煤灰改性粘土制备试样实验 1.1实验意义和目的
饱和度对基于粉煤灰改性粘土防渗层防渗系数有一定的影响。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改性钻十渗透系数前抽于试样内的空气使其达到充分饱和。
1.2实验材料及设备
hl (m) 69.5 44.5 46.8 49.7 70.2
止h2(m)
T(s)
33.8 34.1 34.5 39.1 59.6
79930 24520 31200 25300 25100
校正潘透系数渗造系数
水温TC时的漆水温
适系数10-6cms
2.51 2.50 2.42 2.31 2.11
10 tg
系数 1.306 1.306 1.306 1.306 1.306
k
率均值
(10°cm/s) (10°cm/s)
3.21 3.22 3.05 2.96 2.61
表2防渗层渗透系数结果(粉煤灰掺入比例为20%)
超始水头 hs (m)
主要实验材料如下:包括有水、粘土、粉煤灰,主要实验设备如下:击实仪、饱和仪、专用击实筒、测试用螺丝刀、测试用环刀、喷水器、托盘、凡士林等相关设备
1.3实验方法
本实验分为如下3个实验步骤,其体说明如下:1.3.1进行配制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改性粘土,这一比例主要根据基于粉煤灰改性粘土的土工力学性能实验所得实验结论进行配备,通过实验使粉煤灰改性粘土含水率达到最优。1.3.2将已经配备好改性黏土试样分成四层,采用击实仪器对其进行击实,每层击实30下。1.3.3取下击实简并且平放在实验桌上,采用测试用的环刀取样,注意在取样时要平整测试用环刀两面的土样,在平整时不能反复涂抹土样两面以避免空原的闭塞,在每一个土样上做上标记以备后面的实验使用
2粉煤灰改性粘土变水头渗透实验 2.1实验目的与实验材设备
本实验主要研究在垃圾填理场中改性粘土渗透系数与粉煤灰添加比例之间的定量变化规律。主要实验设备如下:变水头渗透装置、专用渗透容器、自制变水头装置、试样饱和装置和其他需要的设备等。
2.2实验步与实验方法
该实验主要通过水头变化压力下土样渗流在一定时间内液体渗透量来确定改性粘土的渗透系数。其体实验操作分为以下4个步骤:2.2.1将所制备的粉煤灰改性粘土试样装入饱和容器中,装人时需要按照饱和装置的实际要求进行操作;2.2.2抽干饱和容器中的空气使其达到真空状态,当饱和容器中压力接近-0.1MPa时使水流入容器中,当水位达到2/3整个容器时停止抽真空。2.2.3接通渗透仪的进水口与变水头的进水管;2.2.4通过打开排气阀的手段排出整个容器底部空气。
3实验结果与结果分析
本文的粉煤灰改性粘土的防渗性能实验中取样品高度L=6cm,样品面积A=40cm.测压管断面积a=3cm。记录所测实验结果如表 1-2所示。从表1到表2中可以看出,当粘土掺人一定比例粉煤灰后,其渗透系数数量级均在10-em/s及以上,满足工程要求。
78.1 77.7 75.8 763 75.1
营止求头 h(m)
75.9 75.8 74.6 75.2 74.1
4结论
经历时间 T(s)
0F666 25580 586.50 619.0 28100
水温TC时的渗
水晶
适系数10°cms
0.04 0.0G 0.04 0. 0.02
T(C) 10 10 10 10
校正系数
1.306 1.306 1.306 1.306 1.306
3.01
平炼渗透
潘透系数
Kaa 10rcms 0.05 0.046 6500 6500 0.043
系数 10°am's 0.044
本文以垃圾填埋场中基于粉煤灰改性粘土的实验研究为基础,对改性粘土经过接人不同比例粉煤灰后,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变化特性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入比例的增大,其防渗层渗透系数值在减小,符合防渗层在实际工程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Ekrem Kalkan. Influence of silica fume on the desiceation cracks of compacted clayey soils[J]. Applied Clay Science,2009(43): 2530.
[2]郑题,刘方,吴永贵.粉煤灰对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1):15-18.
[3]陆海军,栾茂日,张金利,于永.垃坡填理场衬垫对Cr(VI)和Zn(IⅡI)吸附的动力学研究1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10-14
作者简介:孙雪录(1979-),女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上一章:JAVA的编程语言分析 下一章:颅骨骨折成伤机制分析

相关文章

GB/T 51403-202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CJJ/T 214-2016 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 垃圾填埋气并入城市燃气管网的可行性研究 垃圾填埋场施工与设备调试新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技术与管理手册 垂直防渗与水平防渗方案的对比分析研究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建设与作业运营技术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