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湿地类型及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湿地类型及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6:16:3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湿地类型及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284-
湿地类型及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杨光
(黑龙江省三环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富锦156100)
农林科研
商要:湿地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调节气候、净化污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黑龙江省的湿地类型进摄
行分析,并对存在的湿地环境地质问题进一步深完,并总结出有效应对措施,以改善涅地环境,充分发挥湿地功能作用。
关键词:湿地环境;湿地类型;地质问题;防治
湿地资源是我国生态资源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湿地主要是指位于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湿地资源包含着丰富的功能作用,能够维持土壤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有效调节气候等等。本文主要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显地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其湿地环境地质间题进行总结,探讨出有效应对措施。旨在通过本文理论论述促进湿地环境地质间题有效解决,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1湿地类型
黑龙江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湿地资源,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湿地生态观光、湿地观鸟等众多的特色旅游产品。湿增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不仅其有特殊的生态功能,还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前景。黑龙江省是全国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总体来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是湿地面积大。全省拥有天然湿地556万公项,湿地面积居全国
第四位,占全国天然湿地的七分之一,占全省国土面积的九分之主要分布在松墩、三江两大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其中松墩平原198 万公项,三江平原91万公项。二是湿地类型多。全省湿地分为河流、沼泽、潮泊、库塘4大类15个类型,其中沼泽湿地427万公,河流湿地75万公项,潮泊湿地35万公项,库塘湿地19万公项。三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全省拥有湿地高等植物689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东北红豆杉,紫搬、水曲柳、钻天柳、黄聚、野大豆、莲、松口落、乌苏单狐序藻等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柏物:拥有湿地脊椎动物326种,包括东北虎、丹顶鸽、虎头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等1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驾鹭、白枕鹤等6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省建有湿地自然保护区87处.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3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64处;建有湿地公园58处,其中国家湿地公园41处,省级湿地公园17处。扎龙、三江、洪河、兴凯湖、七星河、珍宝岛、南河、东方红8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湿地环境地质问题 2.1湿地水资源不足
受暖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影响,黑龙江省雨热同季且降水量集中。湿地雨季水量大随地表径流迅速排出:旱季水源稀少工农业生产、灌溉、生活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湿地水源得不到有效补给,水位变化大,经常出现大面积湿地干调现象,影响了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存活
2.2湿地沼泽化严重
针对湿地环境地质间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例如从工程、非工程两个方面的措施实施出发
3.1工程措施
开展工程措施要针对不同的显地环境地质间题开展。针对胡泊、水库等湿地应一定周期范围内开展清淤工作,主要是针对河流流入胡泊前,或上流径流所卖带的泥沙堆积,通过清淤工作保持调蓄功能正常。同时清工程也能够促进水源滴养,避免应汛期防洪工作不到位造成其他损失。湿地环境地质保护中要加强生物净化。基于湿地环境本身具有明显特征,其中有机物质丰富,包括氮磷等等物质,能够推进水体植物的生长,使生物加快死亡,对水体质量造成污染。采用净化工程技术,运用脱氮除磷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植物对其元素的吸收,通过此机理去除显地植物。利用该方法能够实现较大范围内净化系统的构建,进而带动修复工程的建设。兴建水和工程也是加强湿地环境地质保护的重要措施。根据湿地环境实际情况,构建水利工程,有效对地表径流进行拦截,达到丰蓄用的功能作用。另外通过对水生植物的有效种植,进行植物种植调整,也能够加强湿地环境保护。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作用进行立体种植,可以避免出现蓝藻或赤潮现象出现
3.2非工程措施
加大对湿地保护意识和湿地资源忧惠意识的宜传,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同时运用经济、技术手段从源头防治水污染,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加强对入河、海、湖排污口的管理。加大资金和科学技术的投人,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科学有序的保护管理措施,达到湿地,人、社会的和谐统一。加强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掌握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为保护湿地,维持湿地生态平衡提供参考资料。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湿地类型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湿地环境地质间题,如湿地水质污染严重、沼泽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等等。为有效保护湿地环境,应积极开展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注重生物净化工程的开展,实现水质污染净化。各地区应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为开展科学的湿地保护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吕宝平,贾德旺,田文新,谭育波,姜福红.黑龙江省涅地类型及湿地环境地质同题分析[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8,4:44-47
[2]陈有明,对同庆,黄盖,杨归李学良,肖正辉.长江流城湿地现状与变化逸感研究[]长江流城资源与环境,2014,6:801-808
自然湿地面积不断萎缩,面人工湿地近年却呈增长之势。受大
[3]精永超.张振城市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及影响图素分析[]]甘肃农业,
量围垦滩涂、围湖(海)造田、生产建设、河流扶带泥沙、水生植物残龄
2011,1:6769
[4]蒋卫国,王文杰,谢志仁等.基于RS和GIS的三江平原温地录观
等影响,湖盆、河道被逐渐抬高,加快了湖泊、河流湿地淤积化速度。
同时减少了河湖容量,降低了水体调蓄功能。
2.3湿地水质污染
在湿地周围地区和河口处各种工业、生活废水、污水直接排人水体加之农药、化肥用量逐年增加,致使湿地水体富营养化,并遭到
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28-31.
[5] NahtnaM, Tobrick. The utiliz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
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lassification and
lands
(GIS) for thedevelopment of wet inventory
forthelower
Maumee
watershed, Lucas County, Ohio.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2004, 5.
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每、有害物质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和流转,加剂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2.4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对地资源重用轻养,湿地利用上不同程度存在着过度捕捞、判欲苇草、超载放牧现象,引起生态平衡失调、鸟类数量锐减。
3加强湿地环境保护措施
上一章:地质勘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下一章:刍议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及成图质量

相关文章

湿地公园特色类型的体现与表达 暗管排水条件下人工湿地的环境效应分析 SC/T 9601-2018 水生生物湿地类型划分 长白山圆池湿地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分析 滨海湿地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 泉州湾河口湿地植物的环境适应性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损害评估:11·21空难与南海湿地 湿地公园建设及其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