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地公园建设及其效益分析 ■郑晓慧
[瑞要】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方式的人工强地,现在已经题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如何构建以人工提地为主的城市生志公国,以及在进行设计过程中所选择的一些策略和设计指导思想等,还从相关的生态、社会、经济等多重效益进行了分析。随看我国城市建设的进步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相信湿地公园建设在我国必将拥有巨大的潜力。
[关健词湿地公园建设效益分析
对于我们的地球家园来讲,漫地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湿地甚至被称为“地球之肺"。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来讲,湿地对于维持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以及伴随着而来的环境污案、农业耕作扩张等向题导致湿地资源以很惊人的速度在减少,在西方的城市化进程中,漫地资源的消失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如今我国的城市化也导致了大量的湿地资源的消失。但是现在我们对于湿地资源的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世界各国也都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对漫地资源选行保护,提地公园的建设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关于湿地公园的概速
湿地公园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生态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的自然风景景观,这种自然景观的功能极括表现为,它可以是供一定的生态教育功能和生态旅游功能,与此同时还具有提供相关的生物栖息保护的功能,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
使得湿地的经
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得以更大地发挥,在为人类提供体闲场所的同时还能够给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一定的栖息地,以上这些就可以称作是湿地公国的建设察旨。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湿地公园例如日本例路湿地公园、伦教混地公园、佛罗里达的大沼泽国家公园等,这些湿地公园都为当地的居民和城市中的其他动植物提供了一个共同生活的家园,并且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积损了丰富、宝责的经验,已经成为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完美结合的典范。国家有关部门在世纪初的2004年正式批准山东荣成柔沟湾湿地公园成立,这也使得桑沟湾成为了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以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已经成为了该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如今,根据-一些不完全的统计,我国建设已经批准还有正在建设的湿地公园总数已达上百个。
湿地公园的建设
湿地公国的建设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湿地建设应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湿地公园就是选择一些文化美学意义和景观美学功能相结合的湿地进行建设,有的学者把湿地公园描绘成水乡泽国、百相集、水路交错的人们理
万方数据
城市建筑1研究·探讨1URBANISMANDARCHITECTURE|RESEARCH+DISCUSSION
想的生活环境,所以说这种景观是湿地公园所必须具有的。
湿地公园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范围 2.
也就是说湿地的资源权属必须是清晰面又明确的,这也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前提,是资源的拥有者进行相关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支撑,
3、深地公应该具有比较完善的旅游设单具有比较完善的放游设施是保证游客在公园感到舒适的一个重要的条件,还有就是湿地公园的管理方在一些地方还有必要设置一些进行湿地环保款育的设施,这样在人们进行休闲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相关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湿地公园必须有完善的管理机构 4.
这些相关的湿地公园管理机构应该能够对辖区的湿地公园进行管理,还应该积极操讨建立更能活应新型的投资机制的管理结构,对于有关的所有管理机构应该确定权责,防止多头管理,这费都是对漫地的管理、保护极为不利的因索。
湿地公园建立应该依照法定程序申报并得 5.
到批准
为了保证湿地公园的建设以及健康发展,湿地公园在建立之初就必领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向有关部门进行申报并且得到批准。
湿地公园的效益分析
三、
1.经济效益分析
(1)最为基本的就是可以增加当地的案游收入,湿地公园相关的管理者可以在符合漫地公园的建设需求基础上开展多种观光欣贫、体闲娱乐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地方放游业的发展,这样也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2)提供就业岗位,无论是湿地公园的建设还是在湿地公园建设完成之后都会为当地的很多产业链条带来许多的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的款业禾盾。
(3)可以通过混地公园建设带动附近的其他产业发展,湿地公园建设所能够提供的优美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带动周边土地的建设,提升附近地块的经济价值,发展以湿地经济为特色的地方产业,优化本地经济结构。
(4)可以直接地提供漫地产品来获得经济效益,湿地公园中一些常见的生物产品,比如鱼、虾等,同时还可以采用对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进行人工培育,尽可能多地获取经济效益。
2.生态效益分析
(1)通过建设生态湿地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作用,还对本区域的气候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这样无疑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优美的生活坏环境以及更加环保的娱乐场所。
(2)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有很大的帮助,在进行湿地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规划划定恢复区、
331
保育区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对地域的水土进行合理的保护,也可以为各种湿地生物提供优良的生存空间和紧衍栖息地域,确保相关的生物种类的丰富性。
(3)对湿地的环境退化进行有效的遇制,由于需要进行湿地公国建设保护的数量分布地域是比较广的,总体的数量也是比较大的,如果可以加谨相关的生态湿地建设,或者是对有些比较容易破坏的湿地进行抢教性的保护,以及采取对湿地环境进行更加合理的布局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使现在的湿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间题得到有效的控制。
3.社会效益分析
(1)通过混地公园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借助强地景现进行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其他一些环保意识,在城市中、居民的身边建起一个“身边的湿地博物馆",为当地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态教育基地,引起公众对于湿地保护以至于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2)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漫地公园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由于环境、噪声、灰尘等物质造成的环境污荣问题,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促进地区之间在科研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湿地公园的建设无疑为相关的科研领域提供了具体的实验场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在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4)可以在很大成程度上提升城市知名度以及竞争能力,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提高城市影响力以及在地区的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
了城市的建设发展。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题着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以及在湿地公园建设上积累的经验增加,谨地公园的建设必将逐步地走向正规化。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是恢复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湿地公圆必将或为城市中的
新型的旅游地,成为人及其他生物共生的家园。参考文献
[1]王立龙,陆林,唐勇,等.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运行现状、区域分布格局与类型划分[J].生态学推,2010(9);24062415.
[2]王立龙,陆林.湿地公园建设及其生态放游发展比较研究一—以杭州西溪、黄山太平湖和淮北南潮三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2); 2529.
[3]李伟,崔距娟,赵欣胜,等,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混地保护与恢复指施[J],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4(2) ; 1316.
(作者单位:杭州蓝天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