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研究
修子林高心悦
科技论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有两大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舜证论治。这就强调了中医是从整体上靶握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是我国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理论指导和宝资的资源。根据医疗体制改革政策以及国家十三五医疗规划的指导,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基础,从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教萌,防微社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病后康复,恢复健康,这四个关键点进行探索研究,力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建康服务体系,逐步实现2020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治未病;健康服务;研究
翻开我国数千年的历史画卷,中医学就像是一颗恒久的钻石,越是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对身体的重要影响,了解预防保健不但可经历时间的打磨、岁月的考验,越是晶莹别透、光芒耀眼。而早在两千多年以强壮体魄,使身心舒适效松,而且可以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折磨。
前的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学各个经典理论体系中独具特别影响力的,这一理论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医学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重要理论思想,并且始终贯穿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医康复养生保健服务以及医疗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
1构建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健康是一个关好的词汇,它是孩子苗壮成长的养料,是人们事业发展的动力,是幸福关满生活最重要的基础保障。在生物医学模式上的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各生理系统发育状况良好、功能平稳正常,具有强健的体质、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劳动效能。面目前我们已经逐步转人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是人的驱体没有患病,并目要其备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适应性和道德思相
医学模式转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现代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健康意识却日渐演薄,导致在各年龄段都出现了提前惠病、提前衰老、提前残族、提前死亡的普通社会现象,同时还面临者各种各样“现代病“的威励,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前列腺疾病等
固此,针对这一系列的健康间题而构建的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能够提升人民健康意识,进一步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夯实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党的十七大会议上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就是人人都享有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是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做为前进动力,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做为根本目标,为“健康中国2020"的实现奠定基础。同时,能够完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国家振兴中医的客项政策,推进十三五规划的需要
2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状况
究量业国的改革开放制度,医疗卫生服务的模式转换也相应的加快了脚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仅由政府单一化向人民提供医疗卫生的服务,到民营化及市场化的范用逐步扩大,转变成由市场来提供相关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使得各个不回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相互关系由分工协作转为全面的意争,同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目标也发生了有公益性向经济性的转变同时在需求的层面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一步一步的演变成为私人的消费品;在供给的层面上逐渐形成了市场化、商业化服务的供给模式
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在递渐的转变,对于健康的追求不只是“身体没有病"而是更加注重生命的质量,并且对于预期寿命,特别是预期健康寿命的要求与日俱增。这使得指向“疾两的医学“进而转向“人的健康的医学”这正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因而构建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能够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加强健康服务工程的建设。
3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建议
31坚守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原则.全面落实预防为主
素间·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警如满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古代医家张仲景的这段话便表达了不治已辆而未病,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原则,就是始终持续的、坚定不移的把"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总的指导方针,并要求正确认识预防与治疗的辨证关系,这样才能够使医疗工作全面、有效率。同时还需要对群众大力的宣传与推广预防为主的思想,改变人们的生病后才就医的惯性思维模式,引导人们积极的去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
32落实国家振兴中医政策,加强医疗人力资源培养
中医作为预防保健,维系健康工作的先服者,已经逐步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认可,各级政府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使中医的发展正规化、有序化。首先,需要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途径,把中医药科普读物、资料等送进学校和家庭。有条件的地区,可联合当地媒体,组织制作、播改和开设面向家庭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与知识普及类节目和专栏,让民众正确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相信中医。第二,在中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院设立治未病服务中心,共同构成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癌后防复"于一体的"治未病"服务体系,这样就使得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工作有了稳定而系统的基础。第三,注重中医专科医师及中西医结合医师的选拨与培养,加强非中医类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官技术培训根据中医预防保建服务的特点。研究总结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要求以及培养方式,制订开展“治未病所需客类人才的规范化增养计划,编写培训教材
33用政策和规范券实基础,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基层中医药服务不仅为保健预防工作提供有效的资源,并且是人们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能够进一步完善了医疗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过快的状况,虽然得到了政府的良好控制,但是在普通老百姓中仍旧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中医特色的“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关健环节就在于为百姓提供一条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就医途径。因此,加强建设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够使人们在身边的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等机构得到专业的诊查和治疗。与此同时,这就如同在茂密的森林中开辟一条通出小径,虽然过程是曲折艰难的,而得到的使利却是源源不断的
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特色键康服务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理念,符合低投人、高效益、成本低、覆盖广的要求,符合健康观念转变,构建和谐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迫切需求。“积土成山,风雨兴需:积水成渊,蚊龙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正是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一点一滴的完善;不断的改正错误,不断的寻求突破,最终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的成就使中医特色得到发扬和创新,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让中医特色健康服务体系真正的惠民利民。
参考文献
[藤立辉.分层次、多元化、竞争式我国卫生服务的公共管理改革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1(16)92-100
[2孙涛,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发挥中医药调治亚健康优势一积极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一点思考Ⅱ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28):1215
[3]王天芳,孙涛.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计中国中西医线合杂志20091020:929-933
4库意云,王迪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探计中国社区医师,2014,5(15):2023
[5]计许黎研,构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几点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3(28)99201
[6于晚晓彦,汤少梁,王高玲.中医药”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现状及非广对策研究江苏中医药,2014,11(5):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