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细化开发层系充分挖掘杜29块南部油藏潜力

细化开发层系充分挖掘杜29块南部油藏潜力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5.4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2 16:37:3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细化开发层系充分挖掘杜29块南部油藏潜力 施工管理
细化开发层系充分挖掘杜29块南部油藏潜力
周璇(辽河油田公司特种油开发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晴一区社29块超稠油油减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已动用层位兴IV、V组采出程度高,吞吐效果变差,进入蒸汽吞吐末期,接近经济极限。对油藏开展潜力分析,进行油藏重新评价,从而在两个方面对油藏实施调整,一是对目前生产层位兴IV、 V组转换方式实施蒸汽驱:二是对于兴Ⅱ、Ⅲ组低品位、藻互层油藏,作为一套独立层系实现经济有效开发。通过细化分层,建立了蒸汽驱与吞吐挖潜组合开发模式,实现了杜29块高速高效开发,提高了区块采收率。
关键词:超稠油;蒸汽驱;组合开发;采收率
1研究背景 1.1地质概况
杜29块南部位于背斜构造高部位,含油面积0.32km,地质储量300x10°t。主力油层为兴隆台油层,其中兴Ⅱ、Ⅲ为薄互层状油藏,兴IV、V为中厚层状边底水油藏,油藏埋深840~940m,油层有效厚度57.2m,孔隙度27.4%.渗透率1520x10um.原油
50°C粘度5.4~7.2×10°mPa* 1.2区块开发现状
目前区块共投产油井55口,开井17口,日产油56.0t,累产油量79.4x10t,累注汽量181.7×10%,平均单井吞吐14.7轮,累
计油汽比0.44,采油速度0.7%,采出程度:26.5%。 1.3存在问题
1.3.1采出程度高,地层压力低
研究区域目前采出程度已经超过一次开发标定采收率。地层压力下降到2.8MPa
1.3.2吞叶轮次高,生产效果差
平均吞吐14.7轮,末周期油汽比0.2,接近经济极限。日产油下降到3-4t。
1.3.3储量纵向动用不均衡
针对目前区块的开发状态,要提高区块的开发效果,主要研究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目前生产层位兴IV、V组采出程度高,是否还有进一步挖潜空间。二是对于兴ⅡI、Ⅲ组低品位、薄互
层油藏,能否作为一套独立层系实现经济有效开发。 2研究思路
开展油数潜力分析,进行油藏重新评价,研究技术对策,一是重选开发方式在吞吐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二是重组网结构,有效动用未动用储量,最终实现最大限度挖据油藏潜力。
2.1目前动用层兴V、V组接替技术研究
(1)数值模拟及监测资料表明,并间剩余油富集
通过绘制井间剩余油数值模拟图以及观察井含油饱和度变化情况表明井间剩余油仍有50.5%。
(2)油层连通性
区块油层厚度为17-35.5m,四个油组油层连通系数达到 0.88。
(3)符合蒸汽驱筛选标准,适合开展蒸汽驱
区块东部开辟了先导试验区,先导试验区的成功实施,为研究区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莫定了基础。试验区目前已生产5 年,阶段产油21.1×10°t,油汽比0.16,采注比1.05,累积采出程度 47.4%。底层温度上升到70-80℃,原油粘度可下降至4192
206工化#
2017年03月
万方数据
mPa*s,各项指标均达到蒸汽驱标准。 2.2未动用层兴Ⅱ、Ⅱ组储量动用研究
2.2.1油藏重新评价(1)细化分层
区块油层存在油层发育层数多,单层厚度薄(2.0m),平面发育不连续,局部发育低产油层等特点。细化分层是开发部署更精细。
(2)储层重新评价
对区块储层物性进一步落实发现,储层有效孔隙度为 26.6%,渗透率平均为1470×10um,仍然属高孔、高渗储层。
2.2.2利用老并试采,证实具有较好产能
通过对兴Ⅱ组的潜力分析,选择了杜32-43-51并试采,射孔井段882-892.6m,射开7.3m/3层。投产后最高日产达到 35.7t,取得了良好效果,充分证明了老并的潜力,
2.2.3重新部署一套井网,对兴Ⅱ、Ⅲ组进行有效开发
将原井网转入蒸汽驱,重新部署一套直井井网投人开发,以
100~140m并距,11口并,控制区块地质储量58.7x10t
3实施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 3.1兴V、V组转蒸汽驱效果预测
目前,蒸汽驱方案已经通过油田公司审批,开始完善井网,转人蒸汽驱开发。实施蒸汽驱开发以后,预计兴IV、V组蒸汽驱阶段产油量达到52.1万吨,采收率将提高21.5%,最终采收率达到54.5%
3.2兴ⅡI、Ⅱ组试采取得显著效果
目前部署杜32-43-54井生产兴Ⅱ,Ⅲ组,射孔井段870.6
902.5m,14.9m/5层。高峰期产油量达到29t/d。 3.3细化开发层系,实现油藏充分动用
由一套层系吞吐开发,细化为两套层系蒸汽驱和吞吐挖潜
组合开发,实现油激充分有效动用。 4经济效益评价
兴IV、V组转蒸汽驱以及兴IⅡI、Ⅲ组井网部署实施后,预计
区块增加可采储量70.9万吨,最终创经济效益5.6亿元。 5结语
①杜29块南部主力油层进入吞吐开发后期,通过开展方式转换,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②未动用薄互层油藏,通过重新评价、老井试采、整体部署,实现储量有效动用。
③通过细化分层,建立了蒸汽驱与吞吐挖潜组合开发模
式,实现杜29块南部油藏高速高效开发。参考文献:
[1]左悦.难动用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实践[J].特种油气瓶,200512(6):4849
[2]王旭.辽河油区稠油开采技术及下步技术攻关方向探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4):484490
[3]周艳琼.潭口油田稠油冷采可行性研究[J].江汉采油工艺,1999,4(3):16-18.作者筒介:周费,女,生于1990年10月17 日,2013年7月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职于辽河油田分公司特种油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三区。
上一章:油库计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下一章:油房庄、新安边区块长7储层分析

相关文章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30 曙光油田杜66块热采稠油油藏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04 复杂断块砂岩油藏开发模式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21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23 钟市复杂小断块油藏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22 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藏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10 胜坨沙二段多层断块砂岩油藏 中国油藏开发模式丛书 29 孤岛常规稠油油藏 大港油田断块油藏开发技术研究论文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