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油气田地面工艺及技术发展

油气田地面工艺及技术发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0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02 14:07:4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油气田地面工艺及技术发展 工艺管理
油气田地面工艺及技术发展
黄涛柳敏
天津市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三次采油室天津300280
摘要:关于油气国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的程准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国家要提高油气田在生产中的技术工艺,解决好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筑中的技术难点。采油的新共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了众多的实用性技术,为中国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本文主要介绍一下油气用地面生产工艺技术并结合当前的形势提出以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油气田;地面工艺;技术发展方向引言
业1 水三相分高“为核心的地面工程技术得到了业界的极度赞赏,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许多新鲜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需要进一
步的完善与发展。,集输工艺
1.丛式并单干管不加热集油工艺
这项技术的基本单位是丛式并组,通过使用单干管不加热集油的方法将并组与计量站进行连接,将用于运输的管道深埋在冻土层,以期达到管道可以自压集油进站的目的。这项工艺的科学依据是溶气原油具有降凝降黏的特性以及原油在低温时可以流动的特性,此技术改变了人们传统认知里的意识形态,实现了在并口不需加热、运输管线无需保温条件下的集油运输,这项技术的出现使站场规模的缩减与技术工艺的简化变为可能,极大地节约了集油运输系统的投资资本,为中国的可持续发晨战略创造了条件。
2.油气水三相分离工艺技术
在油气田的开采与收集过程中,油气水三相分离工艺技术实现了油气集输工艺的进步,使脱水流程密闭变为可能,在根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大罐溢流沉降工艺,从而减少了对于油气的成本损耗与散热损耗,进而攻克了油气水三相不易分离的历史性难题,也在同时达到了伴生气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3.同步回转油气混输装置输油工艺
同步回转油气混输装置是进行这项技术的主要设备,同步回转油气混输装置所运用的是同步回转压缩机,它可以以任意的比例对液体和气体两种状态的流体进行输送。它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主要的配件是气缸与两个与之相切的柱形体,同步回转油气混输装置在进行通电工作的时,电机会带动转子一起转动,转子随即通过滑块带动气缸围绕各自的围心转动。由此一来,气缸与转子之间会由滑块分割成容积不断变化的吸人腔和压缩腔两个腔体,这两个不同的腔体实现了介质被连续不断吸入与压缩排出的过程。根据它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更适用于高气液化、高排压下的油气输的情况。这项技术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支持,通过不断地进行试验与推广,该机组已经首次在中国的长庆油田得到应用。
4.串型井常温集输工艺
对于石油这个行业来说,常温集油工艺并不陌生,固为它是一项被业界公认的较难技术,对于常温集油来说,影响它的固素有很多,它技术的关键所在是对于边界条件的确定。比如说,在选择合适的常温输油方式时要根据油品的物性、含水率,井口出油温度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边界条件。经过近几年科学家们的不断思索,本着以简化优化,节能降耗的目的,深入研究了此项技
240
2014年11月
术的界限,已经取得了初步性的附效。
从上文可以看出,油气田地面工艺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为中国的石油石化工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经过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发现,中国的油气田地面工艺技术还不够系统化、成熟化,许多的技术还要向西方的发达国家学习,下面就主要来
介绍一下未来油气田地面工艺的技术发晨方向。二、油气田地面工艺的技术发展方向
1.集油新工艺
(1)单管中联通球集油工艺
这是一项比较前卫的集油工艺,它主要是应用在三次采油井中,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它可以通过通球对集油管道进行清蜡工作,进而在功能上起到了对于高浓度聚驱和三元复合驱动并的防堵防垢功能。它主要用于高寒地区,极度地满足了对于含水率较高、粘度较大的三次采油井的集输油需求,它在能源的节约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大大地节省了集油管道与建设的投资,也减少了在整个生产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这是一项新型的集油工艺,也是未来集油工艺的发展方向。
(2)电热管集油工艺
并不是所有的油并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的油并处在边远的山区,它的可依托性较差,产量也比较低,这时候就需要推广单管枝状电加热集油工艺,它所果用的是单井或多井中联进站的方式,它的集油管道呈现枝状,所谓的电热管集油工艺就恶需要在每个独立油并或丛式并场配备一个电加热器件,用于给水油升温,经过温控系统将节点与节点之间的温度控制好,进而通过自压的方式将油水压人集油站。
2.加强科研攻关
地面工程在今后的发展工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科研攻关,使用技术先进的工艺,进而推动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发展。以后的工作重点是要大力开展软件计量、稳流配水、井下节流的工艺技术,不断进行科研研究,扩大它的应用范围,二是要继续务力深化油气田的安全技术性研究,安全是生产的重要前提,它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在以后的技术发展中要确保好油气田的安全生产管
理,利用新鲜工艺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控制建设投资,结语
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中国的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地面工程的建设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中国的油气田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全世界石油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机遇与挑战会同时出现在中国地面工程的建设中,新中国要在充分发挥油田以往技术工艺优势,同时近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着眼世界、着眼未来,全面提升油田地面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秋忙,李庆云等.油气田地面工程标准化设计历程回顾及成果[]石油规划设计,2012,23(3):46,39
[2]吴树聘,熊化平.油田开发数据挖掘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
[3]张绍枕,张洁.21世纪中国钻井技术发展与创新[J]石油学报,2001,22(6):63681
上一章:柱塞泵挡油头油封收口弹簧的调整 下一章:油气田地面建设中储运工艺的革新技术构建

相关文章

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气集输处理工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油气田地面建设中储运工艺的革新技术探索 油气田地面建设中储运工艺的革新技术解析 油气田地面建设中储运工艺的革新技术构建 简述油田地面工艺技术的发展与改进 我国油气地面输送管线用钢发展概况 Q/SY 06002.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油气集输处理工艺设计规范 第2部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