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保护
我国居住区光环境检测方法研究框架构建
郝群辉天津生态城环境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天津
摘要:光环境是建筑环境的一部分,而届住区光环境是针对居住区各个照明载体形成的转理和心理视梵环境而予以支撑的光环境设计。由此可见,诺住区光环境建设不仅是关手能源节省和费用点本的经济同题,而且电是关乎通免事各类事故发生的社会同题。然而居住区光环境检测方法却未能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有鉴于此,本文着重针对居住区照明检测指标、照度和亮度检测的一般布点方式予以探讨。
关键词:居住区光环境;检测方法;亮度检测;照度
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民众日益注重生活质量与品质然面私家车的逐步增加,集中式的居住区组成模式,人口众多且密集度居高等等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影购之下,居住区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为了保证居住区内机动车行驶安全,满足居民和夜晚活动的照明需求,有必要对居住区光环境进行检测,特测是居住区内各级道路、停车场等各个照明我体及相关界面的检测,以便能够足以保证居住区光环境设计中光环境水平适度而不趋于过高或过低。本文遵循此条路径,针对我国居
住区光环境检测方法进行行文脉络构建,我国居佳区规划设计特点
般而言,我国居住区的组成模式为集中式的,并不能严格对应于《城区照明指南3(CIE136-2000)中规定的分类:复合式住宅群:高层集中式公寓等
我国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模式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将居住区按居住户数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详言之,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为:居住区户数为10000 16000户和30000—50000户,小区为3000—5000户和10000 15000户,组团为300—1000户和1000—3000户,而居住区结构模式有:“居住区一居住小区一居住组团"、“居住小区一居住组团”“居住区一街坊”,现介绍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特点如下:
交通特点:国外发达国家相对我国面言,居住区组成模式为分散模式,私家车保有量较为普追,况且人口密集度不是很高,但是关于居住区的光环境设计理念与检测方法却较为先进而反观我国,居住区组成模式为集中模式,移家车保有量虽然近年来有着大幅增长,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还是有着差距,况且人口密集度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很高,但是关于居住区的光环境设计理念较为落后,检测方法也存在不足:同时,在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态势下,在特大城市已经限制私家车的使用,提倡鼓励自行车出行方式和乘坐:
交车方式:不过在
些城市还是存在一
一定的棚
户区和陈旧六层式的建筑,未曾考量私家车的停车之所,而采用地面停车即道路路边停车方式和自行车棚方式:面最近几年予以新建的居住区则有较为完善的停车及其他配套设施,高层高档居住区专门设有地下停车场以供私家车停泊,并且还预留二些空间或修建道路予以停车备用
二般而言,国外城市居住区组成模式多为分散模
公共用地:
式,采取独自成院的居住方式,而我国城市居住区组成模式多为集中模式,采取中、高层住宅的居住方式,因而由于中外建筑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外公共用地多在城市广场等空间进行相处和交往,有时也在自已的私家花园进行活动和休闲,而很少再另外开降较大的公共用地以供交往和休用之用:而我国则不然,在居住区予以设计时就需要充分考量建设以供居民集中休息、健身和景观的特定区域,并为了满足居住区的艺术审美需要和熟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等生活习供的需求,还在景观之中设计较大的水池或喷泉。
.我国居住区光环境范围
目前而言,我国居住区光环境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功能性照明、景观性照明和居住区光污染检测,而对于功能性照明来说,主要内容包括居住区各级道路照明、停车区域照明、公共区域照明、标志照明及建筑立面入口照明,同时也包括景观照明中的景观小路照明和公共活动区域中广场、休息区、健身设施等标识照明
220
化置筑
2014年9月
300480)
等。对于景观性照明面言,主要内容包括景观草坪与绿化、水景、
踏步与有层高差别的边界、雕塑等景观构筑物。三.居佳区照明检测指标
亮度:由于物体表面反射光线进入眼晴而形成亮度,而亮度指标主要用于道路照明评价之中,同时鉴于居住区使用者主要是居民,亮度检测范围可予以扩大,这样使得居住区整体光环境评价更能全面
照度:对于人行道路而言,夜间行人流量区分为流量大的道路、流量中的道路和流量小的道路,照度评价包括路面平均照度、路面最小照度和最小垂直照度,而为了保证整个居住区夜晚光环境中尽量难免出现黑暗死角,《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规定了居住区人行道路照明标准值,对于流量大的道路而言,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是10米,路面最小照度维持值为3米,最小垂直照度维持值为2米;对于流量中的道路而言,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为 7.5米,路面最小照度和最小重直照度维持值都为1.5米,对于流量小的道路而言,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为5米,路面最小照度和最小垂直照度维持值都为1米。另外,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在CIE136—2000城区照明指南中增加半柱面照度指标,用以清道路障碍物与行人,并充分辨清人脸细节,面最低半柱面照度在距离4m和10m时所需的推荐照度分别为0.81x和2.71x,将有更多时间完成任何必须的回避动作。
小目标物体可见度:该照明指标是美国道路实施标准提出并用以检测城市道路,面在居住区道路检测特别是对于居住小区而言,由于车速较慢,亮度、照度结合检测人员的主观评价就能予以合理评价,故该照明指标一般不作为居住区道路照明检测指标。
在居住区中,不同的照明区域有其不同的使用人群和各自的照明设计特点,故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内客而提出相应的检测指标即可。
四.照度和完度检测的一般布点方式
照度布点方式一般使用四角布点法和中心布点法(如图一和图二所示),检测照度按照待测目标所对应的间距划分网格并予以均勾布置检测点即可,网格间距规定为:灯杆间距无论多长,般采用5米左右的间距进行布点,当然检测内客不同可以相应调整布点方式
图一:中心布点法
图二:四角布点法
在居住区中,亮度检测一般只应用于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道路中,而针对不同的灯具布置形式检测亮度仪器故置位置有所
不同,根据布点逐点对道路亮度进行检测,结语
在我国居住区光环境检测方法构建之中,对于交通冲突地区和人们经常活动地带需要严格进行光环境检测,面对于各级道路则需要采取不同的照明检测内容和相应检测指标,同时要予以针对不同的居住区而采取定量检测与主观评价结合的检测方式,从而在实地的居住区光环境检测中总结已有经验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检测方法,使得我国居住区光环境检测方法更为科学和完善,参考文献:
[1]王立堆,苏晓明党害等:居准区光环境检测及评价研究[]建筑科学.2013(08):19—21+33.
[2]马剑,姚鑫,划附:域市居住区室外光环境评价指标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0(01):1—6.
[3]争云:居住区光环境检测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论文.201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