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孙兴(锦州采油厂工艺研究所,辽宁凌海121209)
摘要: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是利用主药剂在近井带地层反应产生可控高压造缝,间接引发辅助药剂在油层中发生放热反应,生成大量高温高压气体作为后续压力补充,进一步扩充所造裂缝。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普遍适用于各种砂岩、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解堵。可用于新井投产解堵、水井增注、油井增产及解除由于修井、补孔等作业造成的产层有机物堵塞及复相堵塞。
关键调:油层;修井;机物堵;解堵 1概述
油井的储层堵塞,是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现场虽然采取了多种物理和化学解堵措施,但效果不甚理想,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是利用主药剂在近并带地层反应产生可控高压造缝,间接引发辅助药剂在油层中发生放热反应,生成大量高温高压气体作为后续压力补充,进一步扩充所造裂缝。最后注人的解堵溶液刻蚀并延伸裂缝,达到解除油层的深部复合堵塞的一项新型增产增注技术。
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普速适用于各种砂岩、跌酸盐岩储层的改造、解堵。可用于新并投产解堵、水并增注、油并增产及解除由于修井、补孔等作业造成的产层有机物堵塞及复相堵塞。
2技术原理
对于油层近井带污染的解除,目前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微生物法。化学法包括常规酸液解堵、各种缓速低伤害酸液解堵:物理法包括多脉冲高能气体压裂解堵法,低频电脉冲解堵法、高压水射流解堵法、水力振动解堵法、声波-超声波等解堵法;单纯的化学法和物理法解堵对于近井带浅污染解除比较有效,对于深部堵塞和低渗储层效果较差。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是热气压造缝技术与深部低伤害热气酸解堵技术的整合,具有适用面广,作用效果强等特点,其原理如下:
(1)首先通过引发主药剂反应,产生大量高温、压气体,由射孔进入地层,在近并带产生不受地应力约束的多条径向裂缝。
(2)产生更多量的高温高压气体,形成压力补充以延伸裂缝形成深穿透。
(3)当裂缝被打开并延伸的同时,处理前置液随高压流体一起进入新生裂缝,对其表面进行溶蚀并使裂缝得以进一步延伸,面且由于在裂缝中形成了不“整合”面,最终会使新生裂缝长期保持。
(4)在主、辅药剂反应结束后从油管注人后处理主体液,与反应产物形成以盐酸、磷酸等为主的低伤害缓速热气酸进一步刻蚀新生裂缝,使裂缝岩石表面形成不整合面,难以闭合。最终解除油层深部复合堵塞物,改善渗流条件达到增产、增注的
万方数据
工艺控制
目的。各主药剂单元反应产生约600℃热环境,同时主药剂反应后产生HCI气体溶解于水并电离出H+,足以引发辅助药剂反应。
3选井工艺及实施效果分析 3.1选井原则
选井前认真分析油藏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开采井史及现状,分析储层污染类型和机理,确定施工井
3.1.1并况良好:固并质量合格.套管无变形、破损:
3.1.2油井优选油层单层厚度大且因污染产量下降快且潜力大的油井:
3.1.3水井优选井组连通率高,因污染注水难且井组剩余储量大并组:
3.1.4最大井斜:≤40°;
3.1.5井温小于170℃,井底压力小于100MPa。 3.2典型并例分析
锦8-25-373井,该井由于地层堵塞而使产量下降,施工前该井日产液5m3、日产油0.1吨,2014年11月22日对该井实施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措施后,该井日产液12m3,日产
油7.5吨,动液面也由1160上升到918米,取得了很好效果。 4实施效果分析
2014年,在锦州采油厂锦8块,千12块运用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进行复合解堵,施工5并次,有效5并次,有效率 100%,总计投入费用38.5万元,累增油2663吨,原油价格以 3000元/吨计算,生产成本以800元/吨计算:总创效益如下:
增油创效=(0.3-0.08)×2663=585.86(万元)
总创效益=585.86-38.5=547.36(万元)投入产出比:1:15
5结语
油层强压深度造缝增油技术是一项解除油层深部复合堵塞的新型增产增注技术,其吸收了传统技术如低频振动波解堵技术、酸化技术、热化学及热降粘技术的精华,能穿遗近井地带堵塞区域,造缝长,解堵效果好,有效期长,能达到很好的增油
(增注)目的,其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参考文献:
[1]林传礼,等.有杆泵采油[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224
[2]万仁薄,罗美俊,等编.采油技术手册(第四分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362-463
作者简介:孙兴(1987-),男,山东济南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化学专业,工程师,从事规划方案设计工作。
2015年10月化*置纪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