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实践
污水处理中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赵颖(武汉天河机场动力能源保障部,湖北武汉430302)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污水处理量的增加致使相应的能耗与费用投入大幅度提升,无法满足当前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固此,如何创新污水处理技术以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实现污水处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亚待解决.基于此,本文在阐述当前污水处理能耗的基础上,为实现技术创新与节能降耗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技术创新;节能降耗
污水处理本身属于一项高能耗产业,加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污水的排放量逐年递增,致使相应的污水处理能耗过大,同时相应的污水处理技术过于滞带后,致使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源消耗过大,综合效益过低。因此,如何实现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以切实落实节能降耗这一发展要求,为缓解能源危机、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莫定基础,以成为当期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1当前国内污水处理能耗综述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排放量的增加致使相应的污水污染问题凸显,在此背景下,污水处理能耗大的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关注,但是,由于最初阶段致力于发展社会经济而并未给予这一工作内容以充分的重视,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传统的物理处理技术。而现阶段,以栖性环境与能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弊端严重凸显,在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如何落实污水处理技术的节能降耗已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污水厂能耗主要体现在电能消耗,用电能耗费用最高可达污水厂运行费用的70%,所以落实这一内容的重点在于:实现污水提升票以及相应处理设备等用电量的降低,而如何实现技术的创新来落实这一要求,已成为相关部门所关注的焦点。 2污水处理中实现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2.1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创新
①工艺技术的定位。从目前我国污水厂处理污水所采用的工艺技术看,比较常用的方法为:活性污泥法、BAF法、SBR 法、AB法以及生物膜法等,其中的A2O处理工艺方法以自身的独特优势成为当前污水处理常用技术,且在这一技术的运行方式上实现了进一步创新。在具体落实工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对生化池的合理设计,以确保在实际落实处理工艺的过程中,能够在满足实际水质水量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满足处理工艺设备的安装与操作需求,并为实现节能降耗莫定基础。
②在深度处理技术上的落实。在落实处理技术之前,需要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还要确保技术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在初级、二级处理工艺上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氟磷等化学物质去除,然后再落实深度处理技术,以通过物理或者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来进一步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进行清除。整个深度处理工艺中,其核心技术部分为过滤工艺,在此基础上,经过混凝沉淀来确保处理效果满足实际处理标准的要求,当前,广泛使用的深度处理流程为:以高效混凝池以及斜管(板)沉淀池来构成相应的基础处理设
172华道理2015年09月方方数据
备,在此基础上加入过滤装置。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节能降耗,在这一深度处理技术上实现了如下创新:一种方案是以高效混凝沉淀池结合V型滤池来组建成的处理工艺,另一种是以微砂循环高速沉淀加上V型过滤池。而经过研究表明,如果单独采用其中一种新工艺都难免会存在一些漏洞,而将二者进行融
合使用,能够以技术的创新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节能处理。 2.2污水处理设备上的节能降耗
水泵是实现污水处理时必备的设备,而这一设备的应用数量多且相应的能耗量大,因此,这就要求要根据处理工艺环节的实际需求,有效选择大小相应的水泵设备,同时,实现对变频泵工艺参数的控制,确保相应工艺参数的设置满足需求,进而以灵活的工艺来实现节能降耗。其次,鼓风曝气上的设备选择。这一部分是整个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相应的能耗占到了总能耗的一半以上,所以,实现这一部分的节能设计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采用机械曝气这一设备是比较常见的傲法,通过调节池的调节作用,实现生物反应池的水深不变,可采用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通过对风量的有效调解来实现节能,同时这一设备的运行不需要维护保养,可降低投资。最后,在爆头设备上,需要选择能够实现氧利用率高而相应的运行维护投资成本低等设备,通常选择橡胶膜片式微孔设备,能够在满足节能降耗要求的同时,避免爆裂问题的发生,进而提高了这一设备的
使用年限。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落实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节能降耗要求,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求针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来实现科学且合理的创新,同时要合理选择处理设备,以满足节能降耗的要求。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落实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以确保各项工艺技术与设备能够顺利运转,降低能源消耗的同
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污水处理的综合效益。参考文献:
[1]张颖,仲巍巍,严俊泉.扬州市六圩污水厂两种深度处理工艺的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2012,28(24):18-22
[2]赵宝江,李江,王丽萍,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的实现途径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3(11):49-52.
[3]姚远.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能耗及能源综合利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12(03):110-112
作者简介:赵颗(197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给排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