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我国玻璃钢救生艇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玻璃钢救生艇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7.5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17:34:0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我国玻璃钢救生艇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第41卷第2期 2012年04月
船海工程
SHIP & OCEAN ENGINEERING
D0I:10.3963/j. issn. 1671-7953.2012.02.002
Vol.41No.2 Apr.2012
我国玻璃钢救生艇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李晓涛
(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南京210011)
摘要:分析当前我国玻璃钢教生艇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存在的差距以及教生艇船员由于误操作引起人员死亡的情况,提出该行业发展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调:玻璃钢救生艇;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U674.934
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造船业、航运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内
船舶配套产业的迅差崛起,我国救生艇产业不断壮大,技术不断进步。自1979年12月我国成功研发第一艘玻璃钢全封闭救生艇以来,经历了32 年的发展历程,现在不仅拥有吊架式全封闭救生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快速救助艇等各种艇型的款生、敦助艇,而且涌现出一批品质优良、规模较大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救生艇制造商。同时,国外知名品牌救生艇制造业的进驻也为我国救生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注人了新的血液。虽然目前我国生产的船舶玻璃钢救生艇已占据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但我国玻璃钢教生艇制造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上相比发达国家仍处于被动落后的局面。
1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专业生产玻璃钢救生艇制造厂约 19家,其中3家为国外知名敦生艇制造商,即:乌姆哈丁(青岛)船艇制造有限公司、江阴挪赛夫玻璃钢有限公司、中山华斯曼利设备有限公司等。年产总量约5000艘,占全球市场的60%左右。可以说,我国玻璃钢教生艇的制造正处于本土品牌迅速崛起、国外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逐渐向国
内转移的良好格局。 1.1市场占有率
国外知名教生艇制造商生产基地的逐步转移
收稿日期:2011-01-17 修回日期:2011-06-13
第一作者简介:李晓涛(1980-),男,硕士,工程师。
研究方向:船舶救生、消防、防污架 E-mail : xtli@ ces. org. cn
方方数据
文章编号:1671-7953(2012)02-0009-03
一方面给我国本土数生艇制造商带来先进的设计、生产理念和宝贵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我国本土教生艇制造厂的制造工艺的提高。本土品牌救生艇已逐渐得到全球造船业及航运业的认可,并逐步迈人中高端市场,占据全球市场的 60%左右。
1.2救生艇配套产业的本土化
随着我国玻璃钢救生艇的迅症发展,与之配套的救生属具、部件、装件、艇体材料等产业也陆续得到飞速发展,救生艇的配套产业已完全实现本土化。
1.3技术研发力量薄弱,研发队伍分散
目前,虽然我国教生艇生产量已占据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但我国大多数艇厂规模较小,缺少自主研发能力,且技术研发力量分散:尽管少数规模较大的展厂具有一定的技术研发的能力,且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研发队伍较为孤立;另外,虽然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救生艇制造商已进驻我国,但这仅仅是产业基地的转移,研发核心技术仍在国外,不能代表我国技术研发水平。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数生艇的技术研发力量薄
弱,研发队伍分散,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还处于应客户需要而设计的阶段。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多数先于规范,根据新型设计来推动国际规范。例如:UmoeSchat-HardingGroup(挪威乌姆哈丁集团)近期设计制造了乘员为150人的救生艇兼服务艇和400人的教生艇,NorsafeGroup(挪威挪赛夫集团)设计了长度为10m、12m不等的工作艇兼救助艇,这些设计都已超出了现有国际公约的有关要
求,他们的技术创新将不断推动本行业的发展。 1.4生产试验条件相对适宜
目前,我国专业救生艇制造厂基本具备与生
6
上一章:天然气水合物样品转移装置卡爪机构设计 下一章: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结构研究

相关文章

我国钛白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观察 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 浅析我国草板建筑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核燃料循环前端产业的现状和展望 我国液压工业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