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环渤海经济圈内部经济差异性比较分析

环渤海经济圈内部经济差异性比较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54.1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0 14:18:5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环渤海经济圈内部经济差异性比较分析 2010年
7月
第27卷第7期
海洋开发与管理
July2010 Vol.27No.7
环渤海经济圈内部经济差异性比较分析
杨霞,罗琛
(辽宁师袍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116029)
摘要:环潮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区域内部合作存在一定的间题,城市分工与定位尚不明确。文章通过对区城内三省二市的经流总量、经济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存在的差异,基于此确定三省二市在环激海经济医中的定位一一形成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中国经济第三极。
关键词:环潮海经济圈;经济差异;产业结构;滨海新区;区城合作
1环潮海经济圈简介
渤海是一个内海,被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C”字形环抱。临靠渤海的城市主要有天津、秦皇岛、唐山、沧州、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日照和青岛。依靠濑海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其中北京作为首都也包括在内。在讨论经济区域的发展时,为了方便数据统计,笔者以省级行政单位为讨论对象。
环渤海地区本身具有地域上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这一地区土地面积约52万km,占全国 5.4%,2007年末人口达到2.3356亿人,占全国的17.7%,它居中国北方地区通向海洋的门户,在5800km(占全国的1/3)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小港口40多个,其中货物吞吐量过亿的有7个。
2环渤海经济圈内部整合缓慢的主要原因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加快环渤海区域开发开放的战略要求,此后这一地区被列为全国开发开放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认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给予了许多特殊的优惠。虽然经过近20年的努力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教育基础,密集的骨干城市群,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与珠三角、长三角相比,重要的是后者已经找到适合
万方数据
的发展模式和合作路径,开始了合力基础上的整体提升,面位于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的环渤海经济圈,却一直没有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这其中固然存在自然地理位置方面的原因,例如: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间交通时间远远大于珠三角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但究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圈内部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区域内既包括有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首都北京市,还有天津、山东和辽宁等在全国位居前列的制造业大省市,同时又有河北这样的农业大省,区域内部差异大。其次,内部单元相对独立,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具有足够带动力和辐射力的经济中心。环濑海经济圈实际上由3个相对独立的“港口腹地”经济区域构成:一块是京津冀经济区,以天津为主要出海口,地主要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第二块是山东半岛经济区,以青岛为主要出海口,腹地是山东半岛和华东部分地区;一块是辽东半岛经济区,以大连为主要出海口,腹地是东北地区。这3个区域从幅员和人口规模,都可以发展成相对独立的都市经济区,相互间经济联系没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内部城市间那样紧密。
3环渤海经济圈内部经济的差异性比较
分析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主要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城市竞争力方面来分析。
上一章:装备软件研制中的质量管理 下一章:基于Visual Basic的虚拟消磁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相关文章

三种 接口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性能及经济性分析比较 三种接口形式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性能及经济性分析比较 上海地区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综合经济比较分析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比较经济体制学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氮肥企业内部经济目标责任合同的运用 比较制度经济学 比较制度经济学 [何自力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