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加氢裂化装置风险监测技术研究

加氢裂化装置风险监测技术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5-01-13 14:08:5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加氢裂化装置风险监测技术研究 InternalCombustionEngine&Parts
加氢裂化装置风险监测技术研究
肖家旺
(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青岛266555)
· 133 ·
摘要:当前,随着企业风险意识的逐渐增强,机械设备的风险监测成为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前提,加氢黎化装置作为石化企业的核心生产装置之一,其应用过程中常伴有临氢环境、高压、高温等危险状态,对于操作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风险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成为了关键,针对此,本文结合实践,将加氢反应器作为风险检测的关键环节,同时,结合工艺过程中其对湿度的具体要求确定风险检测目标,并据此分析相应的风险检测技术应用方案,有效规避“飞湿”等题的出现,促进石化机械设备的整体运行安全
关键词:加氢裂化装置;反应器;承压管;温度监测
0引言
石油生产中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不仅关系着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更关系若生产人员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加氢裂化装置作为重质馏分油深度加工的主
撑设备之
要支
具完股
统加装直反型压力
的弊端,通
过高压加氢及裂化,有效脱除原油中的硫、氨杂质,并进行
烯烃饱和芳油品质量,不断升高化装在氢裂化装置
等度
,进而提开
完值,改善
重质及含硫原油比例的
品需水迅速加,:
了加氢裂
中的应用和发展,而加氢反应器作为加
温度是其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
反应器温度的
控制不仅能够保证进料达到要求的转化率,
规避"飞温"等风险问题,而且生产中的催化剂失活、进料
质量变坏、
氮含量增多及液体径向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均
需要借助温度参数的监控来予以解决,为此,本文将以加氢反应器温度的风险检测技术为研究重点,分析检测的主要目标、方案,为相关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加氢裂化装置风险检测的关键环节
加氢裂化装置反应部分主要是由精制和裂化两级反应构成,其中存在大量氢耗,将大分子裂化为较小分子,促使装置中的原料转化为中间产品,其中,精制反应主要负责原材料的加氢处理和局部转化,具体的操作条件需要结合原料转化率予以确定,功能在于将原料中的硫、氮脱除,降低芳烃含量,进而转化为较轻的中间增分,由此为后续裂化反应提供必要的操作条件,经过精制反应后的原材料,将在裂化反应中进一步脱硫、氮,以促使未转化油生成所需的中间馏分产品。上述精制及裂化两级反应均伴随着大量热能的释放,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热
作者简介:肖家旺(1988-),男,河南南阳人,研究方向为石油炼
制石油化工。 3结论
该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无需驾驶人员额外操作设备,使用方便,智能化程度高;采用无线通讯的短信服务作为智能报警系统的载体,警示效果好。
参考文献:
[1]毛亮,胡健,杨繁庆.基于MCS-51单片机的车内防室息报
警智能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工程,2016(10):25. 万方数据
能释放数量越大,如若不能及时释放或控制,则加氢反应器温度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进一步加剧加氢裂化反应,造成反应温度失控,致使催化及和反应器烧毁,而且,反应温度与反应深度存在密切关联性,温度高于工艺要求时,反应过分,会增加气体及轻馏分,减少未转化油,而相反,温度低于工艺要求时,反应不足,增加未转化油,而且,原料特性、加氢裂化反应温度的不同,最终产生的反应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反应温度的风险检测成为加氢裂化装置的关键环节。
2加氢裂化装置风险检测的主要目标 2.1床层径向温差尽量小
床层径向温差是加氢反应器同一床层水平高度横截面上最高和最低“有效"温度之差,实践中,加氢裂化装置中的精制反应器和裂化反应器均为气、液、固三相并存的滴流床,但部分裂化反应器的下部床层,在特定操作条件下液相被完全气化,而成为气、固两相的固定床反应器,该种多相催化反应仅在接近活塞流的状态下,才可以使化学反应达到预期状态,在操作中,应确保固定床反应器的物流近似于活塞流且径向温差尽量小,如此装置的温度、压力、空速等操作参数变化才可以对原材料转化深度及油品质量产生规律性和典型性的影响。加氢装置运行过程中,原料油量、冷氢量、反应器入口温度等存在操作失误或设备问题,均可能造成床层温度的失控引发“飞温"问题,且在床层热点的影响下,会加剧温度失控性,此时,如若径向温差过大在几个周期运转中均有发生,则可能是反应器构件导致流体分布不均匀的原因,而若径向温差过大仅在某一周期中出现,则可能是催化剂填充不均匀导致床层污染堵塞的原因,因此,径向温差能够准确判断加氢装置中床层构建及催化剂填充状态,并分析床层被污染堵塞的情况,应将其作为风险检测目标。
[2]李济民,刘英炎.幼童滞留车内风险分析[]山东化工, 2015,44(22 ) : 106107.
[3]黄建灯.红外传感器探测人体运动特征的分析研究[1].激光杂志,2017,38(1):6668
[4]高伟.基于ATmega16和TC35i的校车防滞留系统设计[]]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9).
[5]阳荣.智能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
上一章:浅析别克英朗1.6T轿车燃油调节系统过浓的原因与维修 下一章:某小型汽油机功率提升的试验研究

相关文章

加氢裂化装置技术手册 炼油装置技术手册丛书 加氢裂化装置技术问答 第二版 加氢裂化装置工艺计算与技术分析 加氢裂化装置地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方案 加氢裂化装置操作指南/炼油装置操作指南丛书 加氢裂化装置新氢压缩机故障分析 大庆1.2Mt∕a加氢裂化装置运行及标定 加氢裂化装置新氢压缩机故障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