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城市道路下的生态排水措施研究

城市道路下的生态排水措施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46.01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11:54:4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城市道路下的生态排水措施研究 2016年1月
城市道路下的生态排水措施研究
李晓磊
(山西容海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7)
设计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城市道路生态排水措施的具体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提出了一系列排水系统生态化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生态排水;措施
我国社会经济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出行环境要求。基于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提出了生态化建设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的理念,旨在以此解决城市道路的径流污染问题。
生态排水措施的类别 1
1.1以功能为标准
生态化城市道路排水措施具备的功能主要有蒸发、调蓄、滞留、过滤、收集利用、挡截、净化等。体现收集利用功能的措施为生态水窖;体现渗透功能与过滤功能的措施为生态植草沟、生态渗透管、生态渗水路面以及生态土壤过滤池;体现拦截功能的为生态雨水口、生态沉泥井:体现调蓄功能与滞留功能的为雨水花坛、生态雨水蓄水池、生态滞留池、生态植草沟。由于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功能存在一定的变化性,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普遍由多种不同功能构成主要排水方式。
1.2以污染处理方式为标准
由于城市道路排水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不同因此可以将污染处理方式作为区分标准,将城市道路生态排水措施划分为两种类别:
(1)污染物就地处理生态排水是在传统排水模式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不仅可以保证排水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还有效结合了多种排水方式,例如,拦截、过滤、渗透等,有效减少了城市污染负担。
(2)污染物转移处理生态排水是不断对传统排水方式进行有效优化,通过先进技术,对水工工艺进行转变,转移污染物,再对其进行处理。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建设过程中,采取这种措施,可以大幅度缩减污染物量,促使水资源实现持续利用,降低环境污
染,实现环境生态化建设。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1007502 以生态排水布局为标准
1.3
以生态排水布局为标准的分类主要有三种:
(1)点式生态排水。该类型排水措施在布局上多体现为点状分散,主要功能是拦截、处理、收集系统内部的个别节点与位置。一般情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多结合该种措施设定源头控制排水及末端处理排水方案。应用较广泛的措施有多功能调蓄池、生态雨水口及雨水花坛等。
(2)线式生态排水。现阶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建设多按照网络及线型方式布局,即线式城市道路生态排水,其布局多结合道路断面设计及线型设计。
(3)面式生态排水。
2
城市道路生态排水措施 2.1雨水垃圾拦截装置
我国上海作为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型城市,上世
纪便开始对城市道路排水进行生态化设计,并尝试将雨水口区域装置垃圾拦截设施,经过长期优化有效改善了上海地区上百条中心道路的积水问题,效果非常显著。该设施的主要应用原理为将网篮状设
施装置于雨水口处,以此拦截水流中的杂物。 2.2生态植草沟
生态植草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城市道路绿化分隔带的有效利用率,适宜具有较宽绿化带的城市道路。例如,我国武汉市的花山大道,该道路是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与科技新城之间的主要衔接干道,建设道路排水系统过程中,为充分体现生态理念,来取了组合式植草沟措施,该措施主要有管道系统、雨水溢流与拦截系统、雨水过滤系统、植被层四部分组成,植被层草长约为150mm,缓冲区及泄流区草长约为80mm。雨水过滤系统的主要构造为卵石层、
(下转第78页)
陈石层及土壤层,并将透水管设
· 75·
上一章:浅论城市排水管网GIS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 下一章: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在宁波环城南路快速路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城市道路排水措施生态化分析及案例介绍 浅析城市快速发展新形势下的市政道路与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带防排水设计的生态化考虑 人文生态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形态研究 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黑龙江省低碳型生态城市发展机制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管理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