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沈阳市上沙国际公园城城市设计引导策略探索

沈阳市上沙国际公园城城市设计引导策略探索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8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08:53:3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沈阳市上沙国际公园城城市设计引导策略探索 沈阳市上沙国际公园城城市设计引导策略探索 ■高峰
要】本文以上沙国序公国域域市设计的实践工作为

划,操过了将开发策划、专项规划与减市设计联动的编制思路,通过专家论证,实施课估,开发商反绩等动高跟踪方式,将损市设计成零形成引导规划的语言方式来对接规划实施管理平台,力求从实政中据索城市设计引入规划管理的的新思路。
[关建讯】开发策划城市设计9导策略上沙国际公园城
新世纪,围终城市环境品质与空间风貌,城市设计成为市开发“预先控制”的重要手段,沈阳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和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因此,垂需探索出全新的规划编制手段和曾理模式应对在市场环境下日益复杂的域市开发项目。
在此背景下,上沙国际公园城项目孕育而生,该项目地处沈阳市浑河核心段的北岸,总面积的 2.2平方公里,是展现城市环境形象品质、突出域市活力的标志性项目,面对如此重要的城市片区,在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采用了全新的理念和手法,并与城市管理平台相对接,成为城市整体开发项目中具有诺多启示的典型案例。
多维度的工作目标
作为城市开发的热点地区和城市稀缺滨水资源,上汐国际公国城城市设计在提升城市功能、实现开发目标的基础上,本次规划提出如下工作目标:(1)彰显特色,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周边中德、中法等国际园区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据地区环境特色与国际化潜质,(2)平御利益,以公众利益为先导,避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大尺度开发模式,实现地区的社会与生态效登取大化,(3)引导落实动态对接规划管理,保证方案的适续性、开发的整体性和面向市场的适应性。
多娱联动的工作思路

开发策划方面,依托城市区位和资源价置分析,明确了国际滨水活力中心的规划定位,通过经济产出与环境品质的边际效应分析,综合确定人口客量、开发强度及业态比例等规划指标,专项规划方面,对大堤路改造、高压线迁移、综合管廊、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出比选方案和经济分析,确定实施条件,在开发策划与专项规划基础上,结合开发目标,城市设计制订了上沙国际公园城未来发展的6项指导原则,编制完成了双层级规划管理文件。
城市设计引导策略
三、
1.运用社区理念贯穿引导规划
社区理念即基于人性化需求、创造归属惠与家园感的目标,在完善便利的生活设施的同时,塑造满足精神需求的交往场所,逐步形成国际化的生活图结合不同“国际人群*的需求定位,注重特色
街区、商业综合体、文化中心、街道、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微观营造,构建具有高度空间认知的生活空间,塑造城市性生活方式的社区模式,将商业体验、多元文化、国际商务、高端居住、国际服务等业态功能高度混合,形成24h国际活力中心,体现国际化人士聚集的新概念中心,是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精神家园。
2.采用街区模式引导空间形态按照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模数,
划分(120×
120240×240)n范围区间的模数街区,结合邻里社区空间形态与路网形态分析,引导形成小街坊、密路网,宽步道的开效邻里社区,商业街区通过双首层设计,创造多样化、富于感官体验的消费空间。商务街区将酒店、办公、公寓混合布置,构建紫遗高效的国际交流平台,居住区提供多种类型居佳形式,满足不同使用人群,整合商业购物、商务办公、文化艺术等5项30余种业态的功能,制定兼容性导则引导混合模式的开发,增强市场适应性。通过界面、路径、节点、视廊、体量、天际线等方面的控制,促进有整体感的街区建筑组群的形成,在街区图则中,采用标准统一的语汇,对空间布局、街道界面、开改空间及建筑设计等4个方面20余条要素的进行引导,创造“街区级、社区级、组团级” 3级公共空间体东,融合建筑街增、街道宽度与建筑退线的引导,形成积稷的公共空间。
3.基于生态原则引导开故空间
将现状地形地貌与水体绿化巧妙落实到开改空间体系中,突出公园城的生态效益,形成0.1一 10公项不同尺度、类型及功能的连续公园序列,基于生态群落理念构建斑块、廊道、基底所组成的生态结构体系,从自环境、人工环境、生活模式及能源经济4方面21条指标构建地区的生态指标体系、包含水体保护、绿色建、公共绿地、回收利用、再生能源等多项要素指标。
4.陆入低碳理念引导绿色出行
在交通路权分配上以慢行及公共交通优先为项则,协调与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方式,并结合生态绿化分隔措施针对道路交叉口、道路断面进行交通渠化引导,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在总体层面统筹慢行流线构筑绿道网络,并在大提、干道交叉口等处设置连接通道、跨平台及艺术桥等立体过街设随,确保步行的连续性,同时,结合绿道系统布置自行车道,设置自行车租数设施,引导绿色出行。规划定时往返公交环线和立体公交枢纽,无缝对接外部公交体系。公交环线以5nin的步行距高设置站点,增强站点费量度与可达性,提高公交出行的便利性。
5.可持续理念引导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分质供水、中水回用、绿色能源、节
节能建
筑、海绵城市建设等绿色生态技术,降低开发建设的生态环境冲击,形成循环可持续的基确设施供给
038
体系。现状基地内220kV沙岭-浑南高压线占地较大,影响基地景观,规划果用综合管廊方式,将基础设施集中数设,既节约城市用地,又改善景观环境,增强了市政基础设施检能的使利性与安全性。规划将智慧理念融入了社区建设当中,构建1个云处理中心+5个信息服务系统+4个立体智慧社区系统,配建智慧物业安保、智慧电子商务、智慧医疗养老、智慧文化教育等智慧基确设施,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地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面向实施的技术路径

开发策划和专项璜规划阶段多次召开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建设部门等多部门的联席会议,并针对域市设计方案进行多次专家论证,在招商过程中,收集开发商的意见反衡,对方案进行动态跟踪调整,规划确立了包括标志形象、生态体系、场所建构、配套服务、交通组织、基础设施等“6项 28款”总体城市设计要素。在街区图则中提出四项指标引导及三项设计指导的“4+3”成果体系,最终形成了“1张表+7图则*的引导规划成果形式,本次规划架构了技术成果与项目实施的动态技术管理工作平台,推动了规划设计理念落实到开发建设的实露,为今后类似规划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规划通过明确的指标要求、要素规定等导则及图则内容对接进一步的规划设计要点编制,有效引导了
该地区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编制工作五、结语
本次规划以开发策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多规成果为基确的精组化设计,对接管理与实施,形成总体导则、街区图则两个层级指标要索的设计引导,进而将微现层面的城市设计成果内容转化为开发建设街区的规划设计条件与实施参考标尺。开创了将城市设计引入规划管理,实施导控工作的先例,技术成果将成为以社区理念、街区模式、生态
原则引导城市发展的先驱性文件。参考文献
[1]黄大田,以详细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引导成片开发街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跟[J].规划师, 2011 (4).
[2]苗志坚,胡惠琴.街区型居住区模式研究[]]建筑学报,2007.
[3]赵蔚,赵民.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J].城市规划学刊,2002
[4]高峰,李晚宇.基于本土化的沈阳市设计导见编制方法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孚会[C].2013.
[5]陈振羽,朱子瑜.从项目实践看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J].城市规划,2009(4)。
(作者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沈阳 110004
上一章: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与城市间的联系 下一章:岩石坡体生态修复技术在“全运场馆”周边绿化工程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低碳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模式及优化策略 城市公园入口景观设计分析——以衡阳市珠晖山地森林公园入口景观设计为例 沈阳市创建国家环境建设样板城规划研究 公园小出入口的特色门头设计——以洛阳市洛浦公园为例 房车营地生态景观设计研究——以沈阳七星湿地公园房车营地为例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提升策略研究——以洛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浅议高层宾馆建筑的消防设计——以沈阳国际饭店的消防设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