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实施绿化工程打造生态辽宁

实施绿化工程打造生态辽宁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09:35: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实施绿化工程打造生态辽宁 科技论坛
打造生态辽宁
实施绿化工程
南秀杰
(抚顺市新抚区环境监理站,辽宁抚顺113000)
摘要:分析了成多绿化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实施绿化工程打造生态辽宁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绿化工程:措施;生态系统
近几年来,辽宁推进青山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辽东地区涵养水源能力不断提升,辽西地区防风降水水平逐渐提高,辽南地区雨量充沛,辽北地区森林履盖率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达40%,城市绿化率达32.9%,城市人均绿地9.3平方米.居全国第九位,大力开展城乡绿化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由于我省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繁阵痛期叠加阶段,各种矛盾和间题也开始集中显现,生态环境间题更显得尤为实出,城乡绿化更存在着一些呕待解决的间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日城乡绿化系统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区域间绿化发展不平衡,绿化水平差距较大。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不同步,无长远规划.侵占绿地、滥伐林本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城市的规划绿地被挪作他用。经济比较好、领导重视的城市,绿化建设搞的好。相反有的城市做的比较差。
b.城市绿化布局不合理。一是城市平面绿化还不充分。新建的工业园区、居民小区没有预留有效绿化空间,老区弃绿、弃管,造成了有的地区绿地面积较大,有的地区没有绿化;二是城市立体绿化还没有有效开发。大量的屋项、桥架、墙体、提坝、阳台、道路两侧还没有被利用;三是城市绿化园林艺术设计及实施还不够。绿化形象结构、品种结构、藤不谨花草结构、常绿树种搭配设计上还不尽合理,净化、美化、环保、体育、休闲等综合功能没有充分的显现。
c。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忽视了“三分建,七分管"的园林绿化建设原则,无统一规范的经营管理措施,相放养护管理,技术含量低。很多城市的绿化经常是年年裁树不见树,既有人为破坏造成,也有体制机制缺失,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d.绿化生态结构还不完善。充分整合山、水、林、田、路、市区、村主单体资源构建整体有机融合的绿化还没有引人系统思维的方式进行设计实施。各功能互补、互撑、互映,互联、互融的作用协调的不够,如林中有水、水中有林,城在林水中,田林水环抱城区的相互交错生态系统没有形成。
e。寒冷季节城乡绿化关化仍是短板。寒冷地区新型城镇化风景园林营建,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能够产生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风景。而我们在利用寒冷地区的区位优势,运用独特目创新的设计手法营建有自身特点的风景园林方面表现不够突出,特别是冬季的乡村,还没有展示足够的魅力。
省政府提出,“十三五"时期,辽宁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将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切实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其共生间题。为此,我们要以城区、乡镇、村屯为核心节点,建设依山、连水、邻田、绿带各异的园林景观,形成野生动物自由进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者力建设全方位、大立体绿色生态辽宁,者力构建起全省绿化工作新常态。具体实施上,建议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a科学提出省域绿化规划。根据地理、气候、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统筹规划、通盘考虑全省绿化规划。在各市城市发展规划、绿化规划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的有机链接、协调市域间的节点,建立比较完善的省域绿色通道和生态系统
b.大力推进城市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挖掘城市绿化空间,形成藤乔灌花草结合,屋顶、阳台、地面立体,桥梁、道路、提坝、墙体交错,体现主题公园,一路一树,一街一景,一企一园,一村一前,一河两带,四季常绿,春夏常开的城乡绿化空间格局。加大老社区的改造,建设花园社区,宜居社区。规范新社区绿化标准,加大工业园区、各种市场环境建设,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形成以社区、园区为节点的绿化空间布局。考虑桥梁、体,桥的上端平面
·105·
应以藤本植物为主进行绿化。引桥及桥的两侧墙体,主要裁种藤本植物。独立的建筑墙体,选藤本植物进行立体绿化
C.切实建设城乡一体的生态系统。要以农田、道路、山体为节点,有机链接城乡,特别是链接旅游景区的道路、村屯,形成一路观光一路游,把绿化艺术文化和乡土风情深度融合。还要注重培育打造城乡各异的、各具特色的,绿化、美化、园林、山水、雕塑形象代表作品。用绿化、园林文化无声地述说城乡文化内涵底蕴,妆缓城乡更美、更其魅力。
d.着力建立新机制、引进新技术。一是要建立人民城乡人民建、人民管,社会参人共同管的良性机制。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调动社会力量进行管护,保持成果的可持续完好;二是要发展无土栽培企业,生产无土裁培设备,建设不同品种类型的屋项、阳台小生态小农场,根据个人爱好种养花卉、蔬菜、水果、绿草等产品和食品。
e.持续开展青山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力度,科学防治病虫害,加速建林、护林现代化水平建设强化防火、灭火等应急反应能力,稳定提高森林滴养水源、防风、防砂能力,确保辽宁生态安全。逐步形成青山保护长效机制,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综合手段,从源头遇制破坏青山资源的行为。
f.积极构建寒地乡村绿地景观系统。首先,从村民生活和使用功能出发,建设包含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田、果树林等生产作用的绿地;其次为满足村民的活动需求及游憩空间的建设需要,建设具有部分供村民体困活动的绿地空间,以及具备一定数量的宅旁绿地;最后,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考患,还应建设有助于污染隔离,防风御寒的防护绿地以及未开发的自然存在的绿地。
上一章:贵阳市大气颗粒物与绿地相关性研究 下一章:居住区景观绿化的营造与养护

相关文章

TD/T 1093-2024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导则 DB15/T 2381-2021 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效果监测技术规程 TD/T 1068-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TD/T 1068-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清晰版 T/LNEMA 003-2023 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向公众开放指南 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打造专业化生态产业园——永春县循环经济生物医药示范园区建设构想 打造完美的建设工程合同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