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控制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白晶(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28)
摘要:实验室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在开展实验时会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还会遇到高压、高温等各种实验条件,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为防止人页财产损失,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本文对中毒、火灾爆炸、触电、灼伤、危险化学品存储等潜在危害图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管理指施,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经常使用多种化学试剂、药品和气体,开展实验过程中,通常会遇到高温、高压、真空等条件,如果管理不善或操作不当,会造成巨大的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实验后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身体健康,需要要善处理。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采用合理的实验室布置,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贮备充足的防护设备,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1]。
1实验室常见危险有害因素 1.1中毒
大多数化学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人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比如,烃、醇、醛等有机物对人体有麻醇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是剧毒,少量即可致
死。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工作,可能会引起中毒事故。 1.2火灾.爆炸
实验室涉及到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学品种类较多,如乙醇、丙酮、石油醚等。如果泄漏,遇到火源极易引起火灾。氢、乙烯、乙炔等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极易发生支链爆炸,过氧化物、三硝基甲苯等物质遇热或震动可能会引发热
爆炸。 1.3触电
实验室常用电频率为50Hz,200V交流电:人体通过10mA 以上电流肌肉会强烈收缩,25mA以上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
实验室用电情况较多,需要严防触电事故。 1.4灼伤
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物质都会灼伤、腐蚀皮肤。在实验过程中,稍有不慎,这些离蚀性物质可能会外泄,与实验
人员直接接触,造成皮肤灼伤。 1.5危险化学品存储[2]
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物品混放,若发生泄露,有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包装物的破裂或泄漏导致中毒,泄漏出的易燃物料与高热或明火接触发生火灾等等。
2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强人员管理
人是实验室的使用者和维护者,是保证实验室安全最关键的因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靠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安全知识。
2.1.1开展安全知识教育
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制度的学习,并纳入人员考核新进实验室人员必须先接受安全教育,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
2.1.2开展操作技能培训
增强对化学材料和药剂性能的了解,熟练对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全面提升操作技能,提高控制实验全过程的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化置次2016年2月
242
2.1.3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实验习惯,是确保实验安全,杜绝
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这些习慎包括:
(1)穿着:使用口罩、隔离衣帽、防护手套等必要防护用品。(2)饮食: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喝食物;实验完毕后须洗手;
食物禁止和化学药品放在一个冰箱或储藏柜
(3)药品领取,存储和操作:药品领取时,看清标识和图样;严禁酸碱混放,严禁用湿手开启仪器设备,避免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等。
2.2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并做好落实
制定实验室安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体系和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并组织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工作。
2.3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维护,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准确的精度,处于完善可用状态。各类实验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验前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用完仪器要进行安全检查。对精密、费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的图纸、说明书等各种随机
资料,要按规定存放,设专人要善保管[3]。 2.4环境因索的安全管理
对实验室内的实验环境,如:水、电、气、消防器材和通风设施等进行规范,使其符合实验室的安全要求。
2.4.1在实验室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定期检查,确保完好,并保持随时可用状态。
2.4.2实验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都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经常检查设备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切断电源并检查报修
2.4.3对于压缩气体,应特别注意钢瓶用气安全,防止泄漏与爆炸,特别是易燃性气体。气体应在忙存期限内使用,并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和耐压实验
2.4.4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经常检查通风管道,产生
较大气味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室应设有符合规范的通风橱。 2.5化学废物的处理
实验室应制定各类有毒废液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废液应分类收集,要善忙存,容器外加贴标签,注明名称。存放废液的容器应密闭可靠。有毒有害气体、污水、废液应经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不能处理的废弃危险化学品及包装,委托国家环保主管部门认可的资质单位定期处理,不得长时间存放或私自处理[4]。
2.6加强应急管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故,制定应急预案,组织防伤害保护应急、现场处置、速生急救、医疗救治等演练,规定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定期对药品和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更换和
补充, 3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关系到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进行,固此,实验室安全管理理应受到格外重视,无论何时都不能掉以轻心实验室中主要存在中毒、火灾爆炸、触电、灼伤、危险化学品存储等危险因素,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建立科学的现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和技能培训,是避免发生实验室事故、保证实验室安全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