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
Chinese Jor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eine, Jan. 2009, Vol. 24, No.1
李含文.软组织伤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37]
1998.44
黄金德,买桂芳,等.推拿镇痛与内啡肽的关系[]上海中医药杂[38]
惠,1982,(4):22.
许丽。推拿镇痛时兔中央灰质区β-内啡肽及单胺类物质的释[39]
放变化[].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2):65-66.
[40]
Verow H,Dhami M,Howley T,et al.Spinal manipulative and
study of the effeet of spinal
eta endorphinca
controlled
manipu lation and plasma beta endorphin levels in normal
malesJJ.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1986,9:15—23.
梁宜,方剑乔。5-经色胺系统与运动性中枢疲劳[]中国康复医[4]]
[42][43][44]
学杂志,2008,23(2):176178.
Green AR. Neunophamacology of 5hydroxytryptamine [JJ.Br J Parmacol,2006,147:145—152.
卓敏。疼痛的神经生物学-理解大脑机制及神经疾病治疗的机制[]世界科技碍究与发展,2005,27(1):38—46
刘志城,孙东,陈全珠,等.推拿率引镇痛测整作用与5-轻色胺等含量变化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10):615—617.
·综述·
[45]孙庆,董格,张需宇。通脉调气推拿法降低紧张性头痛患者血浆
内皮素和5-羟色胺机制的研究[]、天津中医药,2005.22(2); 128—130
[46]张建华,孙安达.推拿章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前后血单胺类物
质含量变化分析[].中国骨伤,1999,12(5)4748.
林彩露.推拿对软组织损伤免β-EP,5-HT含量及组织病理学
[47][48] 49 50]
[51] 52
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80
Rounds J, Hunnum JW. A meta analysis of
MoyerCA,
massage therapy researchJ. Psychol Bull, 2004. 130: 318. Gary Deng, Barrie R. Cassileth. Integrative oncology: eomple-mentary therapies for pain, anxiety, and mood disturbance[J].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109116.
主建华,癌症晚期的手法镇痛作用[])按摩与导引,2006,22(10): 910.
注国宏,吴建贤,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1]中国康复医学杂,2006,21(9):849851.
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魏居瑞1
刘
2,4
何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急慢性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VD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之后处第3位的致死性疾病目,血管性痴呆被认为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约占所有痴呆的10%—50%,发病仅次于 Alzheimer 病(Alzheimer's disease),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VD发病的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目前的
诊断及治疗均存在一定的难度。 VD的诊断
早期诊断对于VD治疗意义重大,但由于VD的发病特殊性,给VD的早期诊斯带来困难,因此了解VD发病的影明因素对VD的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VD的诊斯首先应确诊患者有痴呆,其次要具备患者是否有心脑血管病病史这个诊断VD的必要条件,VD作为临床诊断,不仅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还要综合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年龄、受教育的程度、
病史等其他相关因素。 1.1VD发病的影响因素
VD的危险因素除了心脑血管病相关因素外还包括许多其他因素。VD往往是自身危险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身因素包括非遗传固素和遗传因素。非遗传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低教育水平、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胆固醇血病、血脂异常、吸烟、大量饮
酒,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闪。
最新发现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架
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激索、微量元素、神经免疫因素及神经递质等遗传因素主要表现遗传异质性及基因多态性。
1.1.1
脑卒中的部位和体积:反复性的脑卒中导致的脑组织
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造成VD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脑率中的
方
董
君1
刘奎伟3
部位和体积与VD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缺血性脑拿中后赖
呆发生的相关因素时发现,左侧大脑前、后动脉供血区的病变更易造成认知功能损害网。
还有研究发现无症状性脑梗死
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皮质下白质病变容易导致 VD。目前一致认为左侧大脑半球、丘脑、前脑和额叶病变在认知损害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题叶梗死患者更易于伴发抑郁症,电生理学研究显示:VD患者的p300峰潜伏期较无痴呆的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受试者明显延长,病灶位于额
叶和题叶的VD患者p300峰潜伏期延长更显著图。
脑血管性
痴呆的发生也可能与病灶体积有关,因为病灶体积越大,越容易损害与智能相关的脑组织,损害体积超出脑的代偿能力时会出现痴呆症状,但能够导致痴呆的最小梗死体积尚不清楚。有少数报道认为,大脑半球梗死组织与非梗死组织的比率在血管性痴呆与非痴呆者并无显著性差异围,但大多数研究认为,脑梗死的部位及数量对VD很重要因。有学者应用 MRI发现VD患者的全脑体积缩小与认知功能减退有关网) 但是这些并不都是绝对的,很多VD患者并没有梗死灶,
心脑血管性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可以引起认知功能 1.1.2
损害。一项关于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流行病学调查中,76%的VD患者和57%的VCI 患者有卒中病史55%的VD患者和48%的VCI患者有高血压"。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降低VD的发病率,或延缓病程进展。高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等所致微循环障碍与多发腔隙状态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所引起的认知功能损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热科学基金项目(Y205389)浙江省临安市人民医院综合康复科,临安,311300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神经生物实验室
浙江省临安市人民医院影像科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魏居瑞,男,硕土,住院医师收稿日期:200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