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液压同步驱动回路专利技术浅析

液压同步驱动回路专利技术浅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17.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3 14:28:47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液压同步驱动回路专利技术浅析 科技论坛
液压同步驱动回路专利技术浅析
龚国芹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广州510530)
· 39·
摘要:本文对常见的液压同步驱动回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并对液压同步驱动回路的专利基础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我国液压同步驱动回露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关键调:液压:同步:专利
1液压同步驱动回路的行业浅谈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和现代机加工业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类金属加工设备、冶金机械、工程机及航天与航空驱动装置等对高精度的同步驱动技术的需要也愈加迫切。
与其它同步驱动方式相比,液压同步驱动具有结构简单、组成方便、易于控制和适宜大功率场合等的特点,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实现液压同步主要有开环同步控制回路和闭环同步控制回路两种基本形式。常用的开环同步控制回路有:机械刚性同步回路、流量控制阀同步回路、串联缸同步回路、同步缸同步回路、并联马达或并联泵同步回路。开环同步控制回路完全靠液压控制元件(如同步阀、节流阀或调速阀)自身的精度来控制执行元件的同步,而不对执
100 90 80 70 8 s
20 0
1994 1000 900
专利数量
8 400 300 200 100
15 10
1996
EP
2004
2006
图1液压同步驱动回路时间分布图
us
CN 主要国家
DE
JP
图2各国液压同步驱动回路申请量排名
图3液压同步驱动回路主要申请人
万方数据
2014 专利数量
行元件的输出进行检测与反馈,因此抗干扰能力较差"。
闭环同步控制回路通过对执行元件的输出进行检测和反馈来构成闭环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消除或抑制不利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同步精度。特别是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该种控制形式在需要高精度液压同步驱动的各类主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控制元件上,主要有电液伺服阀、电液比例阀和数字控制阀。
2液压同步驱动回路专利基础状况浅析
IC分类号F15B11/22为两个或多个伺服马达的同步,对该分类号下的专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对液压同步驱动回路的专利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1国内申请量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基础,对分类号F15B11/22下, 1995-2013年间,国内外在中国申请的液压同步驱动回路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2008年以前,中国有关液压同步驱动回路的专利申请非常少,说明我们液压技术起步较晚:从2008年之后,申请量逐步增加,尤其是2010年之后,申请量出现了大的飞跃。
2.2申请国家
对国内外数据库IC分类号F15B11/22下的申请国家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所示,由图2中可以看出关于液压同步驱动回路的专利申请,以日本申请量最大,这与日本液压技术较为先进有关,面德国、中国、美国的申请量相差不大,说明我国液压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3主要申请人
虽然我国液压技术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国内也涌现一大批致力于研究液压技术的企业和高校,例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重型机械、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实验室、中南大学等。在有关液压同步驱动回路的专利申请量方面,在CNABS数据库中,对 F15B11/22分类号下的申请人进行统计分析,专利申请数量位于前 5的申请人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有关液压同步驱动技术方面,申请量排在前面的分别是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家公司也是国内工程机械的行业巨头,在液压技术方面,相较国内其他企业发展较为靠前。
结束语
我国液压同步驱动技术起步较晚,但在2005年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的外国申请也将逐年增加,此外,中国对知识产权的号召与保护也在逐渐增加与完善,相信中国制造一定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罗艳蓄液压同步回路及同步控制系统实现的方法[1]液压与气动,2004(4)
上一章: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器液压系统的改造 下一章:全液压废料减容压块机的设计

相关文章

液压系统流-压互补同步回路仿真研究 伺服驱动液压机浅析 液压驱动控制的偏心回转系统同步特性 液压驱动双卷筒绞车同步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永磁同步驱动轴向柱塞液压电机泵电磁场研究 新型液压双驱动同步水力自动翻板闸在河道生态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S7-300PLC在巨型模锻液压机驱动同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大功率永磁同步电主轴驱动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