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浅析

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浅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87.48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14:12:3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浅析 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浅析
夏雪(天然气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所,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消防给水设计是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结合工程设计实例,论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要求及设计过程等,完善建筑消防系统不足,规避安全隐患。
关键词:消防系统;消火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进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建筑消防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消防给水设计是建筑消防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天然气分公司《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室工作间维修工程》的工程实例,具体说明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过程。
1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
设计室办公楼现消防系统存在给水管径较小、消火栓布局不甚合理等问题,本次设计主要任务是对设计室办公楼原消防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合理布局系统管网和消火栓,确定消火
栓配水管最低压力和系统管径等 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设计 2.1设计室办公楼基本情况概述
办公楼共6层,层高3.6米,总高22米,总建筑面积约2177 n,建筑体积约7644m.耐火等级二级。建筑外形为L型,1至2 层长走廊长度40.8米,1至6层短走廊长19.8米。每层均有电气设备和可燃物质。
2.2建筑的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设计的原则
消防给水系统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火灾扑教的效果。在设计建筑的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特别是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建筑高度和使用人员特性等,应确保消防给水条件有效可靠,使之既保证建筑消防安全,快速控火
灭火,又节约投资,合理设置。 2.2.1室内消火栓的选择
根据国标GB50016要求: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0m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他民用建筑应设置 DN65的室内消火栓。设计室办公楼高6层,故选择带消火栓箱
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 2.2.2室内消火栓的布置
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 2.2.2.1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计算
根据规范,满足水枪最小出水流量qa=5L/s时,水枪喷嘴处压力H,=qa/B=158.5kPa(B取1.577)。
根据关系式H,=αS/(1=pαS)(a=1.19,$取0.0097),可得水枪实际充实水柱S=11.54m,
2.2.2.2消火栓保护半径万方数据
风险控制
按折减系数为0.8,水枪颂角45°,水龙带长度25m,计算消火栓保护半径R=28.16m。
2.2.2.3消火栓闻距及立管根数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只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消火栓最大保护宽度b根据图纸取4.8m:
S*=R*b’=27.75m
建筑长度L为60.6m,立管数量n=L/S+1=3.184
因此确定同层消火栓具体位置于短走廊内两支,长走廊内
两支,工程中同层室内消火栓间距为15m。 3水力计算
(1)首先确定计算管路。经划分立管流量,4支立管,2支上至6层,各连接6支消防水枪,2支上至2层,各连接2支消防水枪。选择距离水源最远连接6支水枪的给水干管为计算管路。
(2)划分计算管段。计算各管段设计秒流量、各段长度和水头损失,确定管路总损失:
(3)首先根据水枪喷嘴处压力、水龙带水头损失和消火栓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最不利点消火栓压力Ha=189.25kPa。
(4)再计算次不利点消火栓流量。根据规范要求,室内消防整管直径不应小于DN100,则最不利点至次不利点选用DN100 管径管段,计算最不利点至次不利点沿程水头损失0.2kPa和次不利点消火栓压力225.5kPa,进而得出次不利点消火栓流量 qal=5.47L/s
同理计算次不利点至第三不利点消火栓流量qaz=5.95L/s,第三不利点至立管管底压力Ha=392kPa,
(5)计算各立管。根据节点处已知压力和立管几何高度,选择管径。立管管径确定为DN100管径,初选横干管管径 DN150,可计算最不利管与次不利管之闻压力损失1.2kPa,忽略不计,认为两管流量计算结果相同,另外两支立管也选择 DN100管径,复核计算流量也满足要求。故确定总干管管径
DN150,四支立管管径DN100。 4结语
本文结合《规划设计研究所设计室工作间维修工程》阐述了其系统形式与设置要求,通过结合规范和计算,重新布局消防水管网并确定管径,使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规避了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经建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北京:中国规划出版社,2006
作者筒介:夏雪(1987-),女,汉,本科,助理工程师,给排水设计。
月化纪235
2015年11月
上一章:浅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给水设置 下一章:关于城镇供排水水质监测机制改革的思考

相关文章

浅析建筑物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问题 现代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探析 某4S店室内给水消防管道系统设计介绍 苏州绿地中央广场项目办公地块室内消防给水设计问题的探讨 高层写字楼消防给水系统浅析 浅析高校学生宿舍给水与消防系统 浅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临时消防给水设置 建筑消防给水设计2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