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21/T 1754-2009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High Modulus Asphalt Mixture
2009-11-16发布
2009-12-16实施
前 言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产生的车辙、推移和拥包等病害与其自身的模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通过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来解决路面的高温病害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应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减少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产生的应变,减少沥青混凝土的不可恢复残余变形。提高沥青路而高温抗变形能力,延缓车辙的产生,延长路面的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
现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沥青混凝土模量的有效途径有两种∶一是添加高模量外掺剂∶二是采用能够兼顾高低温性能的高模量沥青。本规范对这两种实现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方式均适用。
本规范是在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全省高速公路、其他等级公路试验推广 460余公里的应用经验,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一般要求,结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点制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术语、符号、代号、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对原材料的要求、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等。
本规范对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辽宁省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
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比,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有以下特点∶
1.采用外掺剂方案的高模量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体积分析时,需考虑外掺剂的影响;
2.采用外掺剂方案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需加入高模量外掺剂(固体颗粒);
3.高模量沥青混合科拌和、摊铺、碾压温度、终压温度较A级70号、90号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