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LY/T 3259-202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水松保护与回归技术规程

LY/T 3259-202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水松保护与回归技术规程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530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07-14 09:58:03



相关搜索: 植物 保护 规程 技术 野生 种群 极小 3259 水松

内容简介

LY/T 3259-202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水松保护与回归技术规程 ICS 65.020
LY
CCS B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3259—202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水松保护与回归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ervation and reintroduction ofGlyptostrobus pensilis, the wild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
2021-06-30发布
2022-01-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LY/T 3259—202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水松保护与回归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极小种群植物水松保护与回归项目实施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松天然种群的保护和生境恢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399-2006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LY/T 1819-2009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小区技术规程
LY/T 1820-2009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LY/T 2652-2016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扩繁技术规范
LY/T 2938-2018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原则与方法
LY/T 2589-2016 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
3术语与定义
LY/T 1820-2009和LY/T2589-2016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回归 reintroduction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的,把经过人工培育的个体或器官等重新引种到该物种原生境或适合其生存的野外生境中,使其最终成为可长期成活的、能自我维持的种群,该种群最终可参与当地生物群落的生态过程,成为当地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来源:LY/T 2589-2016,3.1]
3.2
遗传多样性 genetic diversity生物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种群和个体遗传变异的总和,是生物在长期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属性。
3.3
增强型回归 reinforcement
在回归物种现有分布区内,人为增加物种某一特定组群的个体数量,从而增强该种群生存力,达到保护该物种的目的。比如通过增加种群个体数量以扩大种群面积或遗传多样性;或通过增加某一特定组群个体以改善种群结构和组成等。
[来源:LY/T 2589-2016,3.6]
上一章:LY/T 3260-2021 绢蝶监测与保护技术规程 下一章:LY/T 3258-2021 岩溶石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LY/T 2652-2016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扩繁技术规程 LY/T 3185-202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回归技术规范 LY/T 3086.2-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2部分:迁地保护技术规程 LY/T 2652-2016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扩繁技术规范 LY/T 2938-2018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原则与方法 LY/T 3086.1-2019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 第1部分:就地保护及生境修复技术规程 LY/T 3186-202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LY/T 3187-202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