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疫行业标准
SN/T 1135.9—2010
马铃薯青枯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 1996
2010-11-01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百
发 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 1135.9—2010
马铃薯青枯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SN/T1135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境植物检疫中马铃薯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3 biovar 2的检测和鉴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境马铃薯块茎及其产品、番茄种苗及其产品和天竺葵种苗及其产品中马铃薯青枯病菌的检测和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SN/T1157 进出境植物苗木检疫规程SN/T1193 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SN/T1809 进出境植物种子检疫规程SN/T2122 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
3 原理
马铃薯青枯病菌R,solanafearace 3 biovar 2 属细菌域 Bacteria,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伯克氏菌目Burkholderiales,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劳尔氏菌属Ralstonia。马铃薯青枯病菌的分布、寄主范围、为害症状和生理生化特性等相关信息参见附录A。根据青枯病菌对不同寄主植物的致病性差异,青枯菌测分为5个小种(参见附录B),马铃薯青枯病菌属于3号小种,主要侵染马铃薯和香茄。根据青枯病菌对三种双糖(麦芽糖、乳糖和纤维二糖)和三种乙醇(甘露醇、山梨醇和卫矛醇)氧化产酸能力的差异将青枯菌分为4个生物型(参见附录B),马铃薯青枯病菌属于生物型2(只能氧化3种双糖,不能氧化3种乙醇)。马铃薯青枯病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反应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作为制定本检疫鉴定标准的依据。
4 仪器设备和用具
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生物培养箱、电子天平、冰箱、离心机、水浴锅、培养皿、三角瓶、剪刀、PCR 仪、实时荧光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微量可调加样器和离心管。5 药品试剂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
蛋白胨、甘油、硫酸镁、磷酸氢二钾、琼脂、Tag DNA聚合酶、溴化乙锭(EB)、琼脂糖和DNA Marker。SMSA培养基配方见附录C,ELISA试验所需药品试剂见附录D,PCR试验和实时荧光PCR 试验所需药品试剂见附录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