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SC/T 7220-2015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PCR检测方法

SC/T 7220-2015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PCR检测方法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4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2-01-26 11:27:38



推荐标签: 检测 中华 方法 pcr 7220 检测方法 sc 原体 绒螯蟹螺 检测方法

内容简介

SC/T 7220-2015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PCR检测方法 SC/T 7220-2015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PCR检测方法
PCR detection method of Spiroplasma eriocheiris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6)归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病原分离、纯化以及 PCR 检测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绒整蟹等水生甲壳动物(包括中华绒鳌蟹 Eriocheir sinensi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克氏原整虾 Procambarus clarki、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下文均是以中华绒螯蟹为对象)中华绒整蟹螺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检疫和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C/T 7103 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 7202.2-2007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PCR 检测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 spiroplasma eriocheiris
具有体积小(可以滤过0.22um 孔径滤膜)、会运动、有螺旋结构、没有细胞壁、可以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等特征。该病原侵染中华绒螯蟹血淋巴细胞后在其内大量繁殖形成包涵体;该病原还广泛侵染中华绒螯蟹机体内所有器官(包括鳃、心脏、肝胰腺、肌肉、神经、消化道等)的结缔组织。螺原体侵染神经时,可以引起宿主附肢颤抖,最终导致被感染宿主死亡。
4 试剂和材料
4.1 Chelex-100悬浊液(5%)!称取5.0g Chelex-100混于100 mL 去离子水中,常温保存。
4.2 酒精;100%,分析纯。
4.3 蛋白酶K∶20mg/mL。
4.4 DIL.2000 DNA分子量标准。
4.5 溴化乙锭(EB);10mg/mL。
4.6 琼脂糖∶电泳级。
4.7 dNTP;10 mmol/L,含dATP、dTTP、dCTP、dGTP各 10 mmol/L的混合物,-20℃保存。
4.8 Taq DNA聚合酶∶5 U/μL,—20℃保存。
4.9 10×PCR缓冲液∶-20℃保存。
4.10 5×TBE电泳缓冲液。
4.11 6×上样缓冲液。
4.12 引物 F1;∶5'-GATCAATCAATTGGTTTA-3',R1∶5'-GGTTAGTTCTCTCAGATAGTA-AGAA-3'用无菌去离子水配制成 10 μmol/L,一20℃保存,用以扩增中华绒整蟹螺原体16srRNA-23s rRNA间区序列。
4.13 0.0l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
 
上一章:SC/T 3210-2015 盐渍海蜇皮和盐渍海蜇头 下一章:SC/T 9416-2014 人工鱼礁建设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SC/T 1078-2022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GB/T 26435-2010 中华绒螯蟹 亲蟹、苗种 T/CSWSL 015-2019 中华绒螯蟹用发酵饲料 DB32/T 3719-2020 中华绒螯蟹 诺亚1号 DB32/T 3719-2020 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 DB36/T 1675-2022 中华绒螯蟹资源养护技术规程 DB4112/T 300-2022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T/KYO 001-2023 中华绒螯蟹冬季暂养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