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NY/T 3658-2020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3658-2020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7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2-01-19 14:04:09



相关搜索: 规范 ny 3658 生产 技术规范 生产技术 机械化 水稻 全程 水稻 生产技术

内容简介

NY/T 3658-2020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3658-2020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rice
2020-11-01实施
2020-07-27发布
5.6 聚耕作业宜采用早耕方式,耕翻深度 18 cm~25cm。旋耕作业采用早耕方式时,旋耕深度 14 cm~16 cm;采用水耕方式时,旋耕深度 16 cm-18 cm。植被覆盖率大于85%。
5.7 整田应达到耕层土壤上烟下粗,表土起浆,田而平整,同一田块平整度不大于3 cm.根据土壤质地适当沉实,沙壤土沉实0.5d~1d,壤土沉实1d~2d黏土沉实2 d~3 d。沉实后田表水层深0cm~3cm。
6 栽植
6.1 育秧
6.1.1 根据当地气候和设施装备条件选择温室育秧、大棚育秧、小拱棚育秧、露天育秧等模式,尽可能采用工厂化育秧。
6.1.2 选择排灌、运输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块或硬地面做秧床。机插狭育秧按照秧床与大田1∶(80~10)的前积比似备显种床,林体歌移接育种接丽独床与大田1;(120~150》的面租比侧备是狭床。水霸育秧基质需经试用符合要求且质量稳定。营养土要求调酸、培肥和消毒。
6.1.3 播种期应根照手节茬口、品种特性、秧龄等因素确定,并依栽插进度做好分期播种。
6.1.4 播种前做好晒种、除芒、选种、浸种和催芽等处理。质量要求应符合 NY/T 1534 的规定。
6.1.5 播种量根据品种类型和映盘规格确定,南方单、双季稻区的常规稻宽盘(30 m》插种量 100 g/盘~120 g/盘,杂交相播种量70g/盘~100 g/盘,窄盘《25 cm》插量按宽盘的面积作相应的调整。北方稻区常规相竟盘播种量 110 g/盘~130 g/盘。有条件的应播种后采取暗室暗化或叠盘路化出苗。
6.1.6 水后体体秧前插种量需规稻4粒/体~6粒/体,杂交稍2粒/钵一4粒/体。宜采用微喷或演灌方式灌溉,防止表土粘连造成上部官根,秧盘底部与床土之间铺带孔隔离阿以防止底部痛根。
6.1.7 育秧播种机械可选择育秧播种流水线、田间轨道式育秧播种机和自走式摆盘育秧播种机。育秧播种操作和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534的规定。
6.1.8 应按农艺要求词整有映播种机械,进行试播。检查播种作业质量·达到要求后再正式作业。
6.1.9 应通过沟灌凋水、喷灌等方式做好苗期水、肥管理,根据移栽要求和长势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秧苗味高。移我菌迫肥一次,喷练一次水稻品种对应农药,做到带肥带药移栽。起秧时间根据机插作业时间和进度安排,做到随起随运随裁。
6.2 移栽
6.2.1 适宜移载的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社、叶挺色绿、秧根盘结不散。移栽时,南方双季稻区的早看适宜秧龄为18d~30 d.叶龄3.1叶~3.5叶,背高12 cm~18cm;晚精和南方单季稻秧龄15d~20d.叶龄3.0叶~4.0叶,苗高12 cm~20 cm;北方稻区秧龄30 d~3d,叶韵为3.1叶~3.5叶. 苗高 12 crm~18 cem。
6.22 南方单季稻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宜采用30 cm算行距,杂交稻穴距17 cm~20 cm.每穴2株~3檬,密度16.5万穴/hm²~19.5万穴/hm²;常规稻穴距11 cm~16 cm.每穴3株~5株,密度 21万穴/hm²~28.5万穴/hm²。
6.2.3 南方双季稻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宜采用25 cm 容行距·杂交稻穴距14 cm~17cm,每穴2株~3 楝.密度2万穴/hm²~30万穴/hm²;常规稍穴距12cm~16cm.每穴3株~5株,密度25.5万穴/hm²~33万穴/hm²³。
6.2.4 北方稻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宜采用30 cm 宽行距插秧方式,意规稻穴距为11 cm~14 cm,每穴3 株~5株,密度 24万穴/hm²~30万穴/hm²。
6.2.5 移裁作业选用宽行距(30 cm)插秧机、窄行距(25 cm)插秧机、水稻钵体苗移裁机或水稻侧深施肥插秧机。
6.2.6 移找前应先检查调试脉枝机,按农艺要求调整栽插穴距、取秧量、裁插深度等,进行试裁,检查移栽作业质量,直至符合指标要求。
 
上一章:SC/T 2031-2020 大菱鲀配合饲料 下一章:NY/T 3631-2020 茶叶中可可碱和茶碱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关文章

NY/T 4248-2022 水稻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DB32/T 3571-2019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DB5107/T 114-2022 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范 DB50/T 1574-2024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范 NY/T 3662-2020 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2208-2012 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3661-2020 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3889-2021 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