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Y/T 3692-2020
水稻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dentification of salt tolerance in rice
2021-01-01 实施
2020-08-26发布
3 发芽期耐盐性鉴定
3.1 鉴定准备
3.1.1 对照品种
采用以下对照品种或已知耐盐和敏盐水稻品种作为对照。
耐盐对照∶Pokkali(籼稻)、宜矮1号(籼稻》、垦育88(粳稻)、盐稻10号(粳稻)。敏盐对照∶浙辐 802(籼稻》、温矮早(籼稻)、南梗34(粳稻》、越光(粳稻)。
3.1.2 种子准备
每份待鉴定种质和对照品种精选成熟饱满的种子500 粒以上,不应包衣或排种。
3.2 仪器与试剂
3.2.1 鉴定面具
a) 烘箱、光照培养箱。
b)直径9 cm培养皿、定性滤纸。
3.2.2 试剂
2.5%NaClO(V/V)逍毒液、分析纯NaCl,蒸馏水。
3.3 鉴定步骤
3.3.1 盐溶液配制
用蒸馏水配制1.5%(w/V)的 NaCl溶液,即把 15g分析纯 NaCl定容至1000 mL.蒸馏水中,搅拌均A。
3.3.2 种子预处理
将鉴定种质和对照晶种的种子置于烘箱50 ℃处理48 h。每份种质随机挑选饱满无霉点种子50粒,用2.5%NaCIO(V/V)消毒液处理30 min-用蕊馏水清洗3次∶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然后均匀置于垫双层鸿纸的培养皿上。
3.3.3 盐胁迫处理
将每份放好种子的培养皿加入15 mL1.5%NaCl溶液。盖好皿盖,置于30℃光照培养箱内,设3次重复。每天更换等体积NaCl溶液1次。
3.3.4 对照处理
将每份放好种子的培养皿加入15 mL蒸馏水,盖好皿盖∶置于30℃培养箱内.设3次重复。每天更换签体积蒸馏水1次。
3.3.5 发芽率调查
盐处理或对照处理后第 10d,以茅长达种子长度的一半,根长达种子长度为发芽标准,调查记载种子萌发额,按式(1)计算发芽率。